茂林修竹,花草繁盛,山泉潺潺,进入紫洪山岭诗路古道,“赤日行天午不知”的凉意和古韵扑面而来。“这条森林诗路古道,是我们今年要重点保护好、提升好、打造好的一个项目。”正在实地踏看紫洪山岭诗路古道环线工程的柯桥区兰亭街道党工委书记裘华建介绍道。
紫洪山村是第四批全国历史文化村落,也是一个侨村,村里有“五古”:古岭道、古民居、古树、古溪、古民风,紫洪山岭诗路古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古道原先是南部山区进出城镇的主要通道,兰亭街道的紫洪山村、大庆村,平水镇的同康村,都从这里进出,后来随着路网增加,这条狭窄崎岖的山路因无法通车渐渐退化为山林作业道路。”紫洪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张红根告诉记者。
“山好水好景好,但进出山村只有一条乡道,紫洪山村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来相对薄弱,村民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张红根告诉记者,“打通古道,使其从步行道提升为车行道,是村民们多年的梦想。”
作为历史文化古村,紫洪山村留有不少古迹遗存和传说故事。比如村口的千年古银杏树,相传是“文能提笔赋诗,武能跨马杀敌”的东晋才女谢道韫所栽;紫洪山岭古道地处会稽山脉北麓,也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重要古道之一。“关于诗路文化带建设,浙江省有专门政策和专项资金,何不争取这项支持?”兰亭街道党工委委员相江到任兰亭街道之前,在柯桥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熟悉相关政策,这一提议,令紫洪山岭古道焕新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张红根介绍,紫洪山岭诗路古道环线工程起于紫洪山村,终至大庆村,与平水镇贯通,总长约2公里,宽约5.5米,总投资超过600万元,将打造出一条极具兰亭文化基因的森林古道。届时,游客们既可漫步沉浸于山水诗画中,也可休闲自驾一览会稽风光。
“今年年初的村民代表大会上,紫洪山岭诗路古道环线工程全票通过,我们可期待了!”村民王绍来告诉记者,他媳妇是大庆村人,他妹妹也嫁在大庆村,平日里少不了来往两地。“我们这里到大庆,开车得20分钟,今后路通了,顶多5分钟!”据悉,在紫洪山村和大庆村、同康村,像王绍来这样彼此有着亲戚关系的村民,至少有三分之一。
裘华建则想得更远。“古道的焕新打造,缩短的是城乡距离,打通的是共富‘经脉’,有助于推介山区美景、吸引人流投资,激活千年古村宝贵的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给村民们带来更多实惠。”
“预计到今年9月可完工通车!”张红根乐呵呵地说,“侨胞们也十分关心家乡建设,焕新后的古道将成为紫洪山村走向世界的通途。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古村保护开发力度,加速激活闲置农房和盘活古台门,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