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从前三年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二季度较一季度事故发生概率增加将近一倍以上,防控压力很大。气温回升,全行业复工复产,适逢“五一”和“端午”小长假,出游人数增加;加上梅汛期来临,以上各种因素交错叠加,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严峻。
(一)安全生产方面
1.道路交通风险因素交错。4月份开始,学校春游研学、单位团建工疗等活动日益增多,小长假组团包车、自驾出游等休闲活动大量增加,物流快递行业、工程施工运输同样紧张繁忙,气温逐渐升高引发驾驶员“春困”等,均会给道路交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二季度正逢采茶季节,村民驾驶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车、微型面包车、摩托车等现象较多,乡村道路风险突出。
2.工矿商贸事故隐患升高。危化品企业因俄乌争端引发原材料短缺,开停车频繁,新员工培训不到位,气温上升等因素,导致安全风险上升;亚运工程、智慧快速路、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正处于收尾阶段,赶工期、抢进度、夜间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等施工作业安全隐患增多;一般工贸企业机械维护不到位、人员防护缺失等会增加机械伤害事故风险;汛期来临,尾矿库地质灾害、溃坝风险增加,地下矿山采空区坍塌、爆炸、火灾、透水以及露天矿山边坡坍塌等重大风险依旧存在,矿山监管形势严峻。
(二)自然灾害方面
二季度,预计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频繁,气象年景中等偏差;梅汛期降水量略偏多,有较明显的降水集中期;并且强对流天气多发,局地较重。需要高度重视梅雨降雨和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局地洪涝、小流域山洪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御。随着“五一”和“端午”小长假的到来,旅游观光活动增多、进山休闲人员增加、林事、农事、祭祀等野外用火行为上升等均给我市的森林防灭火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进入“非防火期”,人员思想容易麻痹,一旦发生林火,加上高温天气,扑救难度远远超过秋冬季防火期。
(三)消防安全方面
“五一”和“端午”假日期间,虽因疫情影响会导致人员外出减少,但游玩、购物、住宿等需求会有一定增加,预计商场市场、旅游景区(点)、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农家乐等人员场所客流量将迎来高峰,消防安全风险加大。随着周边地市疫情复杂,我市不少隔离点、核酸检测点投入使用,此类场所消防安全基础薄弱,人员流动性大,潜在风险较高。民房、居住出租房、沿街店铺等重点领域仍是我市防控“小火亡人”的薄弱区域,特别是老旧民房建筑耐火等级低,承重梁、柱和楼板普遍都是木结构,一旦发生火灾迅速蔓延并倒塌,人员逃生难,火灾扑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