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局) > 政务动态

省专家组来绍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实地督查

发布日期:2022-05-10 11:0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贯彻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发〔2022〕6号)精神,今年3月,我省开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省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专家组,对全省各重点保护单位进行实地督查,提出复核工作建议。

5月7日,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天一阁博物院副院长饶国庆、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等专家组一行,来绍兴图书馆进行实地督查。

专家组一行实地督查绍兴图书馆

在历史文献馆,专家组一行先后来到古籍读者查阅室、古籍书库、古籍修复室等区域,对古籍装具、库房消防及安保措施、古籍善本修复等工作进行具体了解和交流。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专家组一行首先翻阅了《越风》《三不朽图赞》《古越藏书楼书目》等再造古籍,并听取绍兴图书馆馆长那艳作的复核工作简要汇报。

褚树青馆长代表专家组表示,此次复核督查能够进一步掌握省内“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存藏和保护现状,为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夯实基础。待疫情形势放缓后,将召集省内各重点保护单位开展集中培训交流,以评促建,进一步完善我省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

古籍查阅室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陪同督查。何局长对省古籍保护中心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关照表示感谢,并就古越藏书楼修缮与重塑、全民阅读大会承办、古籍资源转化利用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

绍兴图书馆 古籍保护工作基本情况

绍兴图书馆的前身是乡绅徐树兰于1902年独资创建的古越藏书楼,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公共图书馆性质的私家藏书楼。在120年的历史长河中,跨越了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历经古越藏书楼、绍兴县立图书馆、绍兴县鲁迅图书馆、绍兴市鲁迅图书馆和绍兴图书馆五个发展阶段。

作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浙江省第一批“省级古籍修复中心”,绍兴图书馆馆藏古籍资源丰富,拥有古籍藏品16万件,其中古籍29996种148838册(含民国线装书)、碑帖拓片4000余件、信札200余通、民国平装文献13000余册。元刻本《诸儒笺解古文真宝》等2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救荒全书》等44部古籍入选浙江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共有112种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2008年,绍兴市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于绍兴图书馆,以馆藏古籍、民国文献为基础,旨在打造一个集古籍(含民国文献)编目、查阅利用、修复、数字化建设、出版再造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市性古籍保护中心。作为绍兴市最大的古籍庋藏之地,除了负责自身资源的藏、用、保护和宣传外,还承担着全市古籍收藏单位或个人的指导、综合利用功能。

绍兴图书馆致力于整理开发古籍地方文献,自实施“绍兴古籍珍本再造工程”以来,先后影印出版《吴越春秋》《於越三不朽图赞》《会稽三赋》《越谚》《於越先贤传》《越绝书》《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至二辑)《越风》《国朝嵊诗钞鹿山吟社集》《古越藏书楼书目》等多种地方文献;在书目、图录方面,先后整理出版《绍兴图书馆馆藏古籍地方文献书目提要》《绍兴图书馆馆藏地方碑拓选》《绍兴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图录》《绍兴图书馆馆藏现当代地方文献书目提要》等;还与馆外多个学术机构联合出版《抱经堂丛书》、《绍兴家谱总目提要》等,极大地丰富了绍兴历史文化资源。

同时,为让读者有更多机会接触古籍,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十余年来绍兴图书馆共推出超20场规模大小各异的古籍宣传推广展览,举办10多场古籍专题讲座、近70场古籍互动体验活动,同时也在馆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多个古籍专题系列。

今年正值古越藏书楼创建120周年,在迎来双甲子的年份,绍图将继续用更加开放、多元的形式,来传承和发扬古越藏书楼“存古开新”的理念。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