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508J/2022-22726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公安局 | 成文日期: | 2022-05-19 |
主题分类: | 其他 | 发文字号: |
序号 | 内容与要求 | 第一季度进展情况 |
1 | 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以及各类敏感节点、节会展会赛事安保维稳工作,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扎实推进网络安全整体能力提升行动,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 1.安保维稳方面。圆满完成冬奥、春节、各级“两会”等重大安保任务。严格5000人以上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一季度零审批。清朗网络空间,检查重要信息系统、重点单位7200家,整改安全漏洞1754个。制定下发《全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2022年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成立以俞流江副市长为组长的评测迎检领导小组,系统做好各项迎检准备。 2.疫情防控方面。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第一政治责任,建立突发疫情“三责”联动快响激活等机制,做强市县两级流调溯源7大战队100个战斗小组,平战结合做好区域协查管控,织严织密环绍护城河防疫卡口,核查数据138万余条,研判发现密接、次密接17531人,检查车辆74万余辆,阻断了一批疫情输入风险隐患,得到市委盛阅春书记、市长施惠芳肯定。强化内部监所等疫情防控管理,先后组织5批次260名警力赴衢州、嘉兴,确保了万无一失。 |
2 | 围绕亚运安保工作,按照点、线、面、圈、网结合思路,扎实推进亚运会安保指挥部11类51项建设任务,完善安保“一赛一方案”“一馆一方案”,开展警卫线路、旅游景点及赛事场馆周边清查补盲,确保赛事圆满。 | 成立市县两级公安局长任组长的亚运安保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安保总体方案及92个子方案、195项任务清单,组建亚运安保专班,实体化常态运转。以“金盾”为主题开展“清底、清剿、清零、决胜、忠诚”五大行动,筑牢点线面圈网防控屏障,全面守牢安全底线。加快推进场馆安保指挥部建设,组建5个场馆安保团队并实体化运作。3波次开展“金盾-清底”行动,排查环杭、环绍、环赛区、环赛域各类通道877个,排查危爆单位、行业场所等1.98万家次,整改隐患1874处,化解矛盾168起。 |
3 | 深化落实护航绍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20条措施,推行“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严打恶意“逃废债”、涉众型经济犯罪,为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全力构建“大越商”协同联动保护体系,积极与工商联对接,下发《关于深化推广护企优商模式工作中的通知》,在为企服务站等阵地基础上,完善市县两级服务中心,市、县、警企服务站三层服务体系,走访企业169家,外地越商24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5个,对企业慎用强制措施3家,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83起,抓获犯罪嫌疑214人,挽回各类经济损失3.58亿元。 |
4 | 深化户籍制度和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推进城镇租赁住房落户等政策。推进电子居住证“一指办理”,总结推广居住证互认转换“上虞模式”。 | 2月25日,召开全市公安机关“人户分离”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暨推行《浙江省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以及全市推行《浙江省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改革工作部署会。制定下发《绍兴市推行<浙江省居住证>互通互认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并优化相关平台应用。深入贯彻执行《全市户籍业务便民惠民十条措施》,办理户籍业务“跨省通办”7574件、居住证互认1112本;深化电子居住证“一指办理”,发放电子居住证5.05万本,完成网上签注6.87万人次。 |
5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发“枫桥式”协同治理应用,深化拓展枫桥警务模式,全面推动警务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中心,不断深化“枫桥式”系列创建活动,推行“无警访民”工作,推进警务站(室)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枫桥经验”60周年纪念活动提供更多绍兴公安元素。 | 1月13日,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枫桥式”系列创建推进会暨推行“无警访民”工作部署会。以“一号文件”出台建立健全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机制的实施意见,制定下发《坚持发展枫桥警务模式深化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方案》《全市公安派出所深化“联千村访万户”活动暨推行“无警访民”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动警务站(室)数字化可视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一季度“枫桥指数”考评和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考评。在嵊州试点“枫桥式”协同治理平台。开展警务站(室)“四化”建设交叉检查,全市已建成20个联勤警务站、9个未设派出所乡镇警务站、2021个社区警务室实现村(社)全覆盖。深化“枫桥式”派出所、交警中队等系列创建,5个“省枫”所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 |
6 | 推进“公安大脑”建设,以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为路径,以“处突、打击、治理、服务、保障”五大跑道为方向,迭代升级一体化智能化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深化情指行一体化合成作战体系,稳步实施市、县两级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优化全警实战应用,着力打造现代警务标杆。 | 成立“公安大脑”专班,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深化数字化改革推进“公安大脑”建设会议,细化“三轮驱动”3个子方案、“五大跑道”5个分方案,梳理形成277项重点任务清单,公安大脑“135”体系基本成型。市局和诸暨市局、新昌县局承接省厅公安大脑建设试点,“全民反诈”获浙江省改革突破铜奖,“越安行”“一照通用”分获全省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做法得到王成国副省长肯定,安心码做法在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奖总结表彰大会上交流经验。体制方面,优化情指行一体化“大脑”、市县大部门大警种“躯干”、基层警务体制“手脚”;推进“高地融合”“交所合一”改革,积极打造“大交管”,健全到边到底的警务组织体系。机制方面,推进情指行“1+6+6+X”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建设,推动机制向“五大跑道”延伸覆盖,产出研判产品35期、专报135期,发起、支撑合成作战17708起。技术方面,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智慧警务建设规划2022-2023》,深入实施“五智工程”,汇聚各类数据618类1250亿条,上线实有人口全息感知、民情智访、“枫桥式”协同治理等一批场景应用。 |
7 | 优化完善现代警务评价体系,迭代升级智慧民意感知体系,常态化做好民意访评和不满意件整改,精细“四色四级”民意画像,不断提升民意匹配度。 | 研究民警个人画像建设思路并形成建设方案。制定四色展示规则,将三色民意画像升级至四色民意画像。常态化开展民意访评和不满意工单整改,一季度共发送访评短信39.7万余条,回复21.3万余条,下发工单2233件,民意综合指数达98.75%。 |
8 | 全面构建“预防打击、精准打击、高效打击”体系,深化打击突出犯罪“雷霆”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打黑恶、跨境赌博、侵财、黄赌毒、食药环等违法犯罪,积极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 召开2022年度全市刑侦工作会议暨“枫桥式刑事科学技术室”创建动员部署会,下发全市创建“枫桥式刑事科学技术室”活动方案,明确5大类41项创建工作任务。积极构建刑事大侦查格局,明晰打击业务“三明”职责清单,对市县两级专业警种、各地专业打击队、派出所办案队具体承担职责作了明确。强势推进“雷霆”系列行动,一季度全市累计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17起,打处七类黑恶人员382名,移诉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嫌疑人606名、盗窃犯罪嫌疑人716名、黄赌犯罪嫌疑人704名、涉毒犯罪嫌疑人69名、食药环知犯罪嫌疑人280名。 |
9 | 实施城乡交通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淘汰工作,整治一批交通隐患点、堵点,构建一体化智能化立体化交通管理新格局。 | 3月23日,我市召开全市城乡交通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动员部署会。下发《2022年度城乡交通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方案》,成立道路交通安全“遏重大”工作专班,对12个重点乡镇(街道)、12家重点企业实行市级挂牌治理。一季度,全市共排查整改交通安全隐患2562处,民评民选15处堵点进行整改,全市交通事故死亡64人(同比下降35.35%)。组建快速路大队,第一波管理力量已到位。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在柯桥试点开展非标电动车淘汰工作,并完成风险评估,将在全市启动淘汰工作。 |
10 | 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全社会反诈体系,深化应用“全民反诈”平台,持续加强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打击治理工作,实现发案、损失下降,破案、追赃挽损上升的“两升两降”目标。 | 2月16日,我市召开2022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署会。以市两办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市县镇村四级建设要求及具体工作任务。一季度已完成重点镇(街)挂牌整治,落实反诈专班建设,明确村(社)反诈工作负责人。制定下发《2022年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常态化推进“织网”防范、“断流”反制、“雷霆”打击和“断卡”治理四大项工作,完成全民反诈平台主体建设,一季度共打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692名,成功提醒电诈受害人22.7万名,劝阻拦截886万余元。 |
11 | 开展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探索实施“枫桥式”毒品治理新模式,完善打、防、管、控、治一体化工作体系,2022年达到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认定标准。 | 全力争创全国禁毒示范城市,部署“金盾一号”禁毒排查工作,全力推进禁毒“云战8号”行动,一季度共抓获吸毒人员56人;指导各地开展社会面禁毒宣传,迎接国家禁毒办满意度调查;完成全市2021年度乡镇街道禁毒考评工作并下发通报;完成廿镇百村验收工作并上报验收总结;完成一季度污水检测工作。 |
12 | 持续推进网上网下服务机制改革,深化市县两级网上办事服务中心建设,搭建“枫桥式”政务服务指数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 主动对接、积极参与省厅“公安大脑”服务类跑道业务梳理、核心业务谋划等工作,绍兴被列为试点单位。制定下发《全市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实施方案》《2022年度绍兴市县级公安机关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绩效评估细则》。优化网办中心运行,完成“码式管理”模块研发测试,全市范围内通过送教上门、集中培训和线上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窗通办”以及“安心支付”培训达500人次,民生高频事项网办率达85.03%。 |
13 | 推进法治警务建设,开展执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升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优化智慧监督管理平台,提升执法效能。 | 1月14日,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部署会。下发《全市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方案》《关于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备忘录》《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机关民警法律知识考试的通知》。高效运行市县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推动出台《绍兴市政法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进中心办理刑事案件达79%,行政、刑事案件快办率分别达91.22%、25.72%,实现行政败诉、复议撤变、无罪不捕、无罪不诉“零发生”。上虞试点刑事案件相对集中办理机制,派出所办案占比由原来的41%下降至30%。优化智慧监督管理平台,完成派出所执法排名、警情有案不受预警、负面清单管理等三大模块建设,即时提醒执法问题。 |
14 | 推进智慧警务“五智工程”,深化视频监控建设一体化改革,人像卡口达到2.2万路,车辆卡口达到1.4万路,视频联网19万路以上,优化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推进智能应用、集成应用、指尖警务。 | 制定“五智工程”2022年度任务清单,明确49项具体任务,明确亚运场馆感知体系建设技术标准、数字安保平台技术框架。加快前端建设,完成2022年度全市前端点位规划,全市36个视频项目已招标20个,新建成一类视频监控915路、人卡1316路、车卡口396路、900万卡口142路,自建视频前端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8%以上。上线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平台、“疫区车辆流入”等一批涉疫平台和模型,迭代多维平台“一人一档”等功能,启动“跨地市警务数据共享”等6个课题研究。 |
15 | 深化“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人才队伍、年轻干部、先进典型“三大工程”,锻造讲政治、有血性、敢担当、善作为的绍兴公安铁军。 | 2月8日,市局召开局机关2022年干事创业承诺大会。组织开展争创“三能”警队、争做“三能”民警(辅警)活动,评选“三能”警队10个、“三能”民警(辅警)30人。推进肃清流毒影响“1+14”专项工作48项任务清单,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溯源。开展“三能”大练兵春训,推进24项练兵任务,细化22个警种69个培训科目,组织小班化培训18期894人,织对全市专家工作室及人才“三带”制度落实情况摸底调研。制定先进典型库104个集体和个人“一人一策”个性化培育方案,14人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出台爱警惠警12项措施,解决3名民警异地分居问题,处理侵权人员15人,省级以上媒体报道绍兴公安724篇。 |
16 | 推进落实2022年市级政府(市直国有企业)投资项目7个(均为续建)。 | 推进市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截至3月底,装修工程完成至90%,安装工程完成至90%,场外工程完成至70%。 |
推进特警训练基地建设:截至3月底,地下室桩基工程完成至20%。 | ||
推进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截至3月底,项目监理、施工单位招标完成,办理施工许可证,项目开工建设。 | ||
推进三江口示范检查站建设:截至3月底,项目完成可研批复,完成项目信息化工程招标和监理单位招标。 | ||
推进高速公路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工程建设:截至3月底,项目装修工程完成至90%,安装工程完成至85%,场外工程完成至80%。 | ||
推进袍江交警大队斗门中队营房建设:截至3月底,项目主体结构完成,中间结构验收通过。 | ||
推进会稽山国家森林公园派出所建设:截至3月底,项目办公楼、后勤楼和接待大厅完成墙体砌筑,粉刷工程基本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