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受战争影响,兰亭部分村民远离故土,他们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功成名就后不忘回报家乡,泽润后人……”昨天是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柯桥区兰亭侨文化馆内十分热闹,讲解员朱石萍正耐心细致地介绍着兰亭侨文化。
记者从市文广旅游局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建成乡村博物馆1000家,其中2022年不少于400家。作为2022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中“浙文惠享”民生实事的重要项目之一,我市有26家建设任务。日前,第一批省级乡村博物馆名录公布,我市上虞区许岙战斗纪念馆、越城区鲁迅外婆家朝北台门陈列馆、诸暨市宣侠父陈列馆名列其中。另外,柯桥区的福全农耕博物馆、新昌县的外婆坑村乡村文化记忆馆、嵊州市剡湖街道的茶文化博物馆等23家乡村博物馆,正准备年内分批接受“省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全面改善,生活富裕水平显著提升,各地乡村干部群众为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自发开展建设行动,一大批村史馆、乡村博物馆应运而生,如柯桥全区目前已创办各类乡村博物馆45家。
这些乡村博物馆不仅是留住乡村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赋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兰亭侨文化馆依托全国“侨胞之家”和全省“五星级侨界之家”的阵地优势,积极对接侨商,吸引他们共同参与紫洪山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为乡村发展增添强劲动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规划已提上日程;福全农耕博物馆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联合第三方打造教育实践基地,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将继续探索总结乡村博物馆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消费中的重要作用,高质量建设更多乡村博物馆,让村民看到文化的价值,带动乡村资源‘活’起来,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柯桥区博物馆副馆长虞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