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慈荣(右2)在绍兴地铁1号线车辆中央控制中心检查测试。
我与绍兴地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2022年4月29日中午12点,我会一直记得这一刻,因为历时5年建设的绍兴地铁1号线主线终于迎来了第一拨客人。那一刻,我和同事们在车辆中央控制中心,看着大屏幕上闪烁的数字,眼眶湿润,我们终于成功了!
与绍兴地铁的缘分,要从6年前说起。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2016-2021年),绍兴成为了继杭州、宁波之后,浙江省第三个获批建设地铁的城市。也正是那一年,我从杭州来到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工作,而我的工作,正是为绍兴古城建地铁。
我坐过很多地铁,也为很多城市设计、建造过地铁,但在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绍兴古城内修建地铁,这还是第一次。困难远比想象的多。经过前期勘测,我们发现绍兴的地质情况尤其复杂——地铁1号线北段线路,是更“敏感”、更易变形的淤泥软土,中段也就是古城段,下穿文物众多,而南段分布着大量溶洞,施工风险更大。
我将昔日参与其他城市地铁建设的经验带到了绍兴,并根据绍兴实际,进行再优化。为了适应绍兴特殊的地质条件,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尽可能留出空间,我们基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社会总成本最低的理念,尝试将地铁盾构隧道管片体系进行优化。为此,我们汇集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国内多家地铁施工单位,反复计算论证,终于设计出了适合绍兴的专属管片。如何最大程度保护历史文物?我们加大了文物的“体检”频率,重要文物更是实行24小时实时监测。与此同时,为了寻找地下溶洞,我们花了30多个月,钻了1000多个孔……
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2017年7月,绍兴首条地铁——地铁1号线正式动工建设;2019年4月,地铁1号线首台盾构机“越州1号”从凤林站始发;2021年6月28日,地铁1号线柯桥段建成营运;2022年4月29日,地铁1号线主线正式开通。通车前,我和同事们在车辆中央控制中心连续作战了1个月,通车的那一刻,仿佛自己的重要作品终于迎来了客人,交织着激动、忐忑、期待、欣慰的感情。
后来,我们也常常在思考,为何绍兴能够实现“地铁梦圆”。我认为,除绍兴本身具有的经济实力、文化底蕴外,更离不开前期打下的扎实基础和全市上下形成的合力以及全体绍兴人的理解、支持与包容。作为一名新绍兴人,有幸全程参与千年古城地铁的建设,我觉得无比自豪。
从一纸蓝图到梦想成真,地铁带来的城市变化日新月异,且人人都是见证者。因为孩子在杭州上学,我经常往返于杭州、绍兴之间。这个“五一”假期,我特意带着家人乘坐地铁从杭州来绍兴游玩。从杭州地铁5号线宝善桥站出发,在地铁姑娘桥站换乘绍兴地铁1号线,在鲁迅故里站下车,只用了1个半小时。地铁不仅拉近了两座城市间的空间距离,更拉近了心理距离。
但这只是绍兴地铁迈出的第一步,在不久的将来,绍兴地铁还将有更多的站点与杭州连接。
地铁是给这座古城最好的礼物。我相信,绍兴地铁一定会加速成网,为古城蝶变、新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