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低碳货运,绿色驾行”——浙江省重货行业绿色低碳推进会暨“碳效码”金融产品发布会在我市举行,标志着全省交通运输领域首批“碳效码”应用正式落地。
据介绍,“交通碳效码”依托于浙江交通数据枢纽,集成道路货物运输周转量、车辆能耗、车辆行驶里程等数据,转换成碳排放强度,并结合企业规模、车辆属性,进行统计、分析和赋码。此次投用的重货领域“碳效码”应用是交通碳达峰子场景之一。数据显示,全省重载货车保有量25.5万辆,占营运性公路货运车辆保有量的90%,是占比最高的公路运输装备。碳排放方面,重载货车占公路运输排放的70%,是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的重点。去年10月,省交通运输厅启动交通碳达峰应用开发,我市试点承接重货领域碳达峰数字化应用项目建设任务。
“推出重货行业‘碳效码’,是为了引导重点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三大队大队长杨帆介绍,按照低碳发展水平高低,企业将被赋予绿码、蓝码、红码。其中,绿码代表企业碳效等级高于同类企业平均水平,相应的蓝码、红码则分别代表企业碳效等级为中碳、高碳,均按季度进行更新。企业或车(主)根据赋码结果可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兑现不同的碳减排优惠政策,从而实现“精细管控、靶向引导”。
本次为“碳效码”注入金融服务功能是首个落地应用的功能场景。“我们鼓励对持有绿码的企业、车主给予贷款额度提高、绿色通道办理、利率优惠和业务收费减免等差别化政策,促进交通运输企业节能降耗。”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浙江农商联合银行已制定“交通碳效码”金融赋能六大服务举措,上虞农商银行推出“碳效贷”。当天活动现场,共有3家企业、5位个体车主获得来自上虞农商银行的1800万元“碳效贷”授信。“企业凭‘碳效码’还可申请不同额度、不同利率和不同还款时限的ETC通行费贷款。”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绍兴管理部业务管理科副科长俞晓颖说。
据悉,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探索在货车通行证申请、绿色金融ETC授信、保险费率动态调整、老旧营运货车淘汰补助申请等方面开展应用设计,加大推广货运“碳效码”应用力度,进一步促进货运企业降本增效,推动货运行业全面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