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绍兴的底子是古越的,绍兴的气质却是南宋的。”要说绍兴与南宋的渊源,一座宋六陵便概述了大半。”
在富盛的茶园下
埋藏着一个朝代的故事
这里气象万千,山水交融
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皇家陵园
宋六陵不但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天下名陵
还是独一无二的南宋历史文化遗产
可以说,南宋的历史
差不多都埋在了宋六陵
……
千年古都传宋韵。江南最大的皇陵区宋六陵在一片青翠之中,散发着独特气质。这里因汇聚着南宋文化的精华,流淌着浓郁的宋韵,在中华文明的星空中,闪耀着灼灼光华。
@越城文旅
宋六陵是南宋的皇家陵园,它和绍兴的缘分,却是一场偶然的邂逅。宋六陵始建于南宋初年,据《嘉泰会稽志》卷六记载:“绍兴元年(1131年)四月十四日,奉隆祐皇太后(北宋哲宗皇后孟氏)遗诰:‘敛以常服,不得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指河南巩义北宋皇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拘旧制,以为它日迁奉之便’……自四月至六月,甫三十五日而攒宫告成。”、
这是攒宫营建之始。自此以后,陆续埋葬了宋朝徽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在内的七位皇帝,以及北宋哲宗元祐皇后孟后陵在内的七座皇后陵。元朝后,后人参照南宋皇帝的排序,把宋徽宗排除在外,称六陵。作为江南地区现存最大的帝后陵园,每一座陵都是一座历史博物馆,神秘的地宫令无数人遐想。
《宋六陵图》——据《康熙会稽县志》附图
第一位入葬宋六陵的主人并不是皇帝,而是元祐皇后。元祐皇后又称孟皇后,原是北宋哲宗的正宫,后被废。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孟皇后以前朝皇后之尊垂帘听政,给予了宋高宗极大的支持,为高宗帝位的合法性奠定了基础。
孟皇后画像
绍兴元年(1131年),孟皇后长眠绍兴。为了能够将来回葬北宋皇陵,孟皇后留下遗诏,入葬一切从简,于是便就近葬在了绍兴。宋金议和后,宋高宗将迎回的宋徽宗灵柩“临时下葬”在此。绍兴正式成为了南宋皇陵所在。孟皇后“偶然”逝世于绍兴,才有了后来的宋六陵,成全了绍兴的一段千古风流。
宋六陵
陵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富盛镇赵家岙宝山南麓(原“绍兴县茶场”内),北为宝山(雾连山),南为新妇尖,中为山丘起伏的谷地,因时有土地平整,今两山间较平坦。南宋时期,这片山谷之间,营建“七帝七后”的攒宫,是为宋徽宗永祐陵、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绍陵。陵区内的地势,整体“东南仰高、西北低垂”,这是赵氏“国音”所利的地势,以符合宋廷“五音姓利”的风水择址观。
宋徽宗后陵@浙江国宝
宋理宗陵址@浙江国宝
宋徽宗陵址@浙江国宝
一座宋六陵的营建史几乎就是南宋王朝的兴衰史。南宋自高宗立朝至帝昺投海,历9帝,经153年,而六陵埋葬的6位皇帝相继在位时间长达148年,几乎是南宋历史的全部。
宋六陵作为江南最大的皇家陵园,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物、旅游价值。对宋六陵进行结构性复原,重现南宋皇陵的整体架构,对于解读绍兴宋韵有着莫大的意义。
@浙江发布
宋六陵四周青山环绕,中间为一块盆地,陵园主体部分占地约2.5平方公里,东面为青龙山,南面为紫云山,西面为五峯岭、寺后山,北面为雾连山,构成了陵园的风水景观。同时,发源于紫云山、大仁龙山而贯穿盆地的水流,成为陵园风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六陵的周围是风景秀丽的群山碧水
宋六陵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一方面继承了北宋皇陵规制,另一方面又开创了明清皇陵规制的先河。
在继承方面,宋六陵的选址之所以在绍兴宝山一带,是因为它在当时的“行在”临安的东南方,是堪舆学说“五音姓利”中利于国音赵姓的方位。这和北宋的选陵择地原则是一致的。同时,宋代皇陵帝后分葬,宋六陵也是如此。陵上建筑分上、下两宫。以高宗永思陵为例,据宋周必大著《思陵录》记载,永思陵分为上下宫。下宫由外篱门、棂星门、围墙、殿门、大窑子、献殿、龟头石藏子等。这些都是对北宋皇陵规制的继承。
在开创方面,南宋之前,皇陵通常是深葬的,而宋六陵是南宋皇室的权殡之地,所以墓葬属于浅埋,这是古代皇家陵寝制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明十三陵等就是参照宋六陵“攒宫”规制来设计的。因此,宋六陵对后世皇陵规制的影响十分深远。
2018年,一号陵园的发掘成果被评为当年度浙江重要考古十大发现,而随着考古发掘的进一步深入,尘封已久的历史将会更多地展现在眼前。作为江南地区最大的皇家陵园,宋六陵不但是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天下名陵,还是独一无二的南宋历史文化遗产。
2019年发掘遗迹全景
一座古老的陵寝,总伴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被掩埋在土地里的物品,抵抗住了时光的洪流,在时间的流逝中残留着些许千百年前的模样与味道,从破碎到聚合,从沉寂到苏醒,指间流沙,匆匆来去,这一件件物什为我们保留住了曾经的光阴。
宋六陵出土文物
2018年,对宋六陵的发掘以探明陵园的建筑遗迹为根本目标,期间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包括了迦陵频伽瓦饰、板瓦、筒瓦、各色莲花纹瓦当和火焰宝珠瓦饰等,为我们进一步探讨南宋攒宫陵园建筑结构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发掘期间出土的建筑构件
一号陵园的发掘基本确定了中轴线建筑(享殿)和园墙范围,探明了陵园内皇堂(墓穴)的具体位置,确认了建筑面积接近3600平方米。在完成了对一号陵园的整体发掘后,考古队对其进行了回填保护,一号陵园重归地下。
2018年一号陵园全景
2019年,宋六陵发掘又迎来重大突破。在一号陵园东侧约120米,考古人员发掘了一处规模更为宏大的宫殿建筑遗址,二号陵园遗址的考古发掘就此展开。
二号陵园全景
在发掘、保护陵墓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幸发现大量龙泉青瓷片及吉州窑白地黑花瓷片,经修复,可确认的有青瓷香炉、凤耳瓶等器物。
///
南宋与绍兴的渊源
一座宋六陵道尽了大半
任凭时光如流水
这缘分、这韵味
就在风中尽情飘散开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