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002577508J/2022-229549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市公安局 公开日期: 2022-07-20
主办单位: 绍兴市公安局

绍兴市公安局关于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87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2-07-2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张惠民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网信办、公安局加强网络诽谤惩治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有害信息等负面效应增多。网络上活跃着各种舆论平台,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既有主流清流,也有暗流浊流,甚至还有逆流险流。一些网络信息提供者,为了获得大推送量和点击率,推送违法和不良信息充斥至用户界面,严重影响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秩序。有的传播政治有害信息,恶意篡改党史国史、诋毁英雄人物、抹黑国家形象;有的制造谣言,传播虚假信息,以谣获利、以假吸睛,扰乱正常社会秩序;有的肆意传播低俗色情信息,挑战道德底线;有的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自媒体账号恶意营销,大搞“黑公关”,挑战法律底线;有的肆意抄袭侵权,破坏正常传播秩序等等,急需采取有效措施,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全市网络风险防控能力,确保本地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绍兴市委网信办和绍兴市公安局联合建立常态化网络舆情和网络安全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合作共赢工作新方法。在前期建立重要敏感时段即时会商、网上信息处置定期交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共同监管等机制的基础上,2020年11月,绍兴市创新推出全省首个网信、公安联合执法办案点,有力推动依法治网、有效管网,并迅速在全市推开,实现联合执法办案点在县一级全面覆盖,把“分业分层监管、联合联动执法”模式向纵深推进,为全省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供实践经验和“绍兴样本”。

公安机关作为打击处理网络谣言的重要执法部门,近年来,通过党建统领、全域监测、谋略反制、联动处置、常态研判、实战练兵等六大机制,优化推进市、县两级舆情中心建设运行,着力提升实战效能。主要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党建统领。市、县两级舆情中心成立党支部,新闻宣传、情指、网安等警种43名党员民警常态进驻,以党建统领的组织优势统揽运行、统管业务、统抓队伍,实现“虚拟机构”实体运作。

(二)加强舆情监测。按照“四统一”要求,舆情中心7×24小时全时空、全域化对涉政、涉稳、涉疫、涉警类舆情开展监测。开发全省首个地市级舆情管控分色预警模型,对本地论坛、重点网民开展精准画像,根据预警结果,落实“一人一策”靶向管控措施。

(三)开展谋略反制。运用“同步上案、跟踪导控、网评发力”战术,快速处置突发恶性案件舆情;落实“三同步”机制,有效应对突发涉疫类公共安全舆情事件;采用“多云联动、压引兼施、巧借民力”战法,助力专案舆情平稳;依托“多维应用平台”,快速落地抖音等短视频用户,及时消除负面影响。

(四)强化联动处置。创新运用网上“枫桥经验”,一方面,强化公安网信网络舆情和网络安全常态化联动处置机制,落实共享信息支撑、联动拦截反制、合作正面宣传、提升整治能力等四方面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公安网信联合执法办案点,并实现区县市全覆盖,先后对绍兴E网和绍兴头条等网站、自媒体负责人进行约谈,取得了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加强全市24个网络依靠力量建设,联合重点网站论坛管理员、本地自媒体运营者、本地网络“大V”等组建“网评顾问团”,实行信息发布事前审查机制,并在关键节点为我发声,制衡扭转舆论方向。

(五)落实常态研判。建立运行“综合研判+专业研判+信息日报+每日会商”的常态研判机制, 2020年,舆情中心共编报《舆情日报》313篇、《舆情专报》47篇,并从中提炼技战法25个, 15个情报产品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六)强化打击处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处置各类违法有害信息4571条,依法查处发布网络谣言和有害信息的网民391人,其中打击处理19人,批评教育372人,约谈网站2家,依法对53家不履行备案职责的单位作出处罚。

二、下步措施

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网络空间治理任重道远。为此,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主动回应社会和公众的呼声,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和网络文化,全力弘扬社会进步正能量。下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联合执法,严厉整治打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以网信、公安联合执法点为依托,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一方面,严厉打击涉网违法犯罪。全市公安机关要继续以“雷霆”、“净网”行动为抓手,把矛头对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赌博、淫秽色情以及套路贷等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涉黑涉恶等群众深恶痛绝、反响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切实打好网络空间保卫战,有效遏制网络乱象。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联合惩戒机制。网信牵头,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严重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依据职责,进行约谈,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对严重违反相关规定的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和网络信息内容使用者,依法依规实施限制从事网络信息服务、网上行为限制、行业禁入等惩戒措施。

(二)落实责任,加强网络空间生态综合治理。网络空间治理要依靠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综合运用市场、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全力打造“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网络空间治理格局。网信、公安等部门将统筹协调我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信息共享、会商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督办、信息公开等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效能;注重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培育一批特色亮点,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为全省全国提供网络治理的绍兴样板。畅通网上举报渠道,充分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网络社会群防群治队伍,广泛发动公众参与网上治理,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动态,打造和谐清朗的网络生态圈。

(三)行业自律,依法开展网络信息内容服务。网络空间治理仅仅依靠政府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坚持共同治理原则,政府部门、网络建设者、网络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行业相关组织、高等院校、社会公众等都应该根据各自的角色,参与网络空间治理工作。特别是各从业单位,要自觉履行主体责任,遵循公序良俗,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将督促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做好本行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完善本行业、系统内部网络安全体系,加强威胁信息共享、综合分析、系统研判,早日形成立体式通报预警体系,为全市科学决策、指挥调度提供依据。督促网站、论坛等平台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跟帖评论审核、实时巡查、信息处置等制度,特别是对发现有害信息、不良信息的,立即依法采取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压实网络群组、论坛社区版块建立者和管理者责任,规范群组、版块内信息发布等行为,不得开展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操纵账号等违法活动;教育引导自媒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制作、发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内容,不得制作、发布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损害国家和地方荣誉、歪曲丑化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秩序及黄赌毒等内容,特别是对使用夸张标题,炒作绯闻、丑闻、劣迹,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宣扬低俗、庸俗、媚俗等内容的,要坚决抵制。督促广大网民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用户协议约定,切实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以健康文明的方式使用网络,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在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得发布违法、低俗、不良信息,特别是要自觉防范和抵制损害国家和地方荣誉、散布谣言、侮辱或者诽谤、使用夸张标题、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方面的信息。针对校园网络谣言曼延的趋势,我们将联合教育部门,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自律意识,提高学生分辨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水平,针对青少年学生群体使用“翻墙”工具上网、受境外涉政有害信息蛊惑蒙蔽、在网上发布涉政有害信息等情况,做好思想疏导、法治教育、政策宣讲等工作,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的校园上网环境。

张惠民代表,我们衷心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望今后继续予以关心和支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联系人:章立斌;联系电话:88582609;传真:88582196



绍兴市公安局

2021年7月6日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