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人力社保局 > 计划总结和决策部署落实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81Q/2022-2298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人力社保局 成文日期: 2022-07-25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字号:

202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2022-07-25 17:1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2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

1-5月

 

全市新增就业大学生5.07万名,完成目标任务的40.56%新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引进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82,完成目标任务的82%,其中新进站博士后60;开展技能培训15.04万人次,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增技能人才4.35万人高技能人才1.83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75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7.0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按期上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完成省定企业参保扩面考核任务36%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3%全省第3;为1033名劳动者追发劳动报酬1787.71万元,欠薪线索件办结89.77%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80.2%、仲裁终结率91.9%,全市劳动关系总体平稳可控。

1、全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一是高效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实施降低失业保险

率和缓缴社保费、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失业保险保障扩围等10项阶段性惠企政策,全省率先制定鼓励服务业企业吸纳大学生稳岗就业政策,按照8000/人标准给予企业稳岗补贴,努力减轻疫情对就业影响。截至620日,兑现稳岗返还补贴3.17亿元缓缴社保费3208.31万元,惠及企业5.07家、参保职工77.88万人。二是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制定补贴春节留岗员工、鼓励员工留绍过年等5项留工稳岗措施,发放春节期间留稳红包5801.97万元、包车和交通补助等返岗补贴2804.2万元、新绍兴人消费券2549.63万元,惠及企业6083职工25.7万人;在全省较早开行点对点就业专列,帮助企业接返云南、贵州等地务工人员295三是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成立全市防风险稳就业工作专班开展用工保障月专项行动建立百名干部联千企人力资源需求调查机制和重点企业缺工服务平台,精准摸排828家企事业单位3.72万个岗位,举办本地劳务招聘活动239、省外劳务对接活动20场,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次

2多措并举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全力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实行失业人员“131”就业帮扶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帮扶,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57.92万元,安置291名低保、低保边缘户家庭成员稳定就业;上线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在线应用场景,建立帮扶档案5.2万份,帮助就业困难和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2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加大就业补贴帮扶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放2021年度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336.9万元高校毕业生见习补贴107.6万元、求职创业补贴559.4万元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作用,发放12.08万人次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和失业补助金1.78亿元,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幸福贷+英才贷+创业贷多元化创业担保模式,高效落实创业补贴政策,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达到1.27亿元、发放贴息157.85万元;规范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市现有创业孵化基地34家,入驻企业1795家,带动就业1.03万人推进绍城筑梦 创引未来绍创品牌建设举办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绍兴市选拔赛暨2022年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决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四是稳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系统平稳上线,扎实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质扩面,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含退休)372.41万人,去年底增加3.48万人,完成省定参保扩面任务的36%市区(含三区)、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缴费基数夯实率分别达到71.44%70.9%66.48%65.52%定期比对困难人员未参保信息,落实社保扶贫长效机制,共23523名困难人员代缴保费。强化社保经办风险防控。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推进社保基金数字化稽核监管,核查养老工伤保险待遇享受6165人次,追回冒领金额112.71万元确保全市社保基金安全。

3、创新人才引育模式助推经济发展。一是高规格举办人才活动。举办绍兴招才引智专列启动暨驻外招商引智出征仪式、绍兴上海高校招才引智云对话,教育卫生系统千名硕博全球引才行动,教育卫生系统首次以组团方式集中招聘针对上海高校毕业生举办越心守共长系列活动,线上参与学生超10万人次,收到简历3000余份,为上海大学生发放人才消费券3728份。二是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开展2022年度博士后设站单位人才和项目需求摸排,上报人才需求164个、项目需求60个;开展创业类人才摸排和申报,全市90个创业项目上报经信部,较去年增加47.5%首次承接名士之乡英才计划具体评审工作,与市委人才办完成198个项目的专家评审任务;推进博士后站点扩面,新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家,新进站博士后60三是创新举办线上线下招聘。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创新推出校园代理、海外直面、平台直投等线上无接触招聘新模式,常态化开展云宣讲、云招聘、云面试活动推进招才引智专列重点城市招聘冲刺,已在杭州、武汉、南昌等地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9场,服务企业7756家次,收到简历2.36万份开展2022年度金蓝领招才引智专列系列活动,举办技工院校名校名企对接会、校企合作洽谈会、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等活动10所省外院校与我市企业达成校企合作意向36份。四是稳步推进大学生见习实习。联合市委人才办制定产教融合工程师实习直通车推进方案,将组织不少于2万名学生到绍兴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制定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示范基地评选工作办法,与浙江理工大学签订见习实习直通车合作项目。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制定维系全国300余家高校工作方案,完善第三方合作机制,开展常态化校地线上联动,开展高校书记访绍兴活动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举办2青春在稽、与越同行绍兴悦才系列活动,兑现人才政策1810.1万元。

4、扎实推进工匠培育民生实事项目一是强化培训政策支撑。制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实施办法》《关于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技能人才培育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培训流程、认定办法和补贴标准;出台《职业培训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职业培训报名、技能人才评价和培训补贴申领等一件事规范标准,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新机制目前已兑现职业技能培训补贴6401万元。二是开展技能人才评价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建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市曾开展过职业技能培训96家机构、进行过职业技能评价的311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去年以来开展的117场职业技能竞赛逐场复盘检查,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标准,推进评价规范和专项能力考核规范等标准建设,形成评价科学、支撑有力、保障到位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体系。三是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坚持能快则快、能好则好、能多则多原则,高标准推进省浙派工匠、市育工匠促共富民生实事项目,已完成省民生实事项目进度的92.9%;联合市总工会开展浙江工匠推荐和绍兴工匠遴选,共推荐70浙江工匠、评选产生100绍兴工匠;认定绍兴市高技能人才集聚示范企业18家,绍兴市高技能人才集聚示范企业首席技师13人,组建绍兴市职业能力建设专家库,首批239名高技能人才入选;举办2022年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开展技能竞赛18场,选拔技能人才5293名。四是扎实推进技工教育发展。拟定我市技工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开展全省一流技师学院”“高水平专业群申报推荐工作,绍兴技师学院通过省政府摘筹评审,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培育单位,绍兴技师学院5个专业入选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5全力维护劳动关系稳定。一是持续化解欠薪案件纠纷。开展安薪我先行服务浙共富活动,走访施工项目369服务农民工7.57万人处置劳动纠纷案件1681起;加强欠薪线索案件处理力度提升部、省平台线索件办理质效,截至5月底,全市各级劳动监察部门通过欠薪线索核处管理系统受理欠薪线索件2816件,办结2528件,办结率89.77%。用好安薪在线”“业安薪欠薪智能监管平台,及时处置欠薪预警案件,办结率达到90%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全市办理工资类行政处罚案件6起,办理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12公布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企业1家。二是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发动全市415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查自纠,未出现不合规情况开展除险保安排查整治欠薪隐患专项检查排查在建工程155家、企业600家。三是推广农民工工资速裁机制。打破依序排期的办案常规,畅通受理渠道,优化办案流程,提升办案效率,实现农民工工资案件快立、快审、快结通过速裁方式解决399件工资争议案件,涉案标的1347.43元,实现速裁结案率、调解率100%探索开展劳动人事争议类案同裁,统一案件裁决标准,规范仲裁案件审理,提升仲裁办案质效。四是稳妥做好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开展全市人社系统信访积案百日攻坚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化解进度周通报、重点案件周会商、月下访督办机制,构建信息收集、会商研判、问题处置、跟踪督办工作闭环,确保问题真化解。全部化解全市人社系统81件交办信访积案,提前一个月实现动态清零目标。

6、持续提升人社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快推进人社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人才管家”“劳动欠薪职能监管和职业培训券全流程应用,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推进绍兴人才码应用省市贯通、业安薪应用乡镇贯通,上线试运行区、县(市)人才竞争力指数,绍兴人才码领码已达11.2万人;启动实施网络安全在线(人社数据分类分级)和人力资源医药产业协同平台建设省厅试点,与市纪委协同试点工伤保险和就业补助资金发放全流程的公权力运行监督。二是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制定职称社会化评价单位管理办法,规范全市社会化评价单位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创新平台走访服务活动,走访调研企业16家,摸排创新平台服务需求,形成专项调研材料119份;向全市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产业园区、行业协会下放中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5家单位申报开展社会化评价试点;全市共初定职称1008人,其中初级955人、中级53人。健全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调研专技岗位管理情况,形成市直事业单位专技岗位管理调研报告,提出副高以上岗位统筹管理办法;稳步推进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优化完善区、县(市)实施方案,报省厅复核;严抓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审批25家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办理189家事业单位1724人岗位晋升晋级四是深化事业人员一件事改革。改造扩建全省事业单位人事工资管理服务绍兴子系统,开发15个业务需求并已开展系统初测会同金华、丽水地研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业务规程人社标准。安全有序做好考务工作。统筹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健全考试基础设施建设首次建立7个云面试考场6个区、县(市)全部建成试卷保密库房,组织实施2022年省选调生考试录用考试、事业单位招聘录用考试和二级建造师笔试考试六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制定年轻干部实践锻炼成长考核办法,创新开办11年轻干部大讲堂,开展青年微宣讲练兵比武系列活动,提高年轻干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严格落实凡提四必要求,提任正科级干部5名、副科级干部3名,晋升四级调研员1名、一级主任科员7名,平职交流干部13名,整建制划转干部10名,全局35岁及以下中层干部占比达到22%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