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再夺“五水共治”大禹鼎

发布日期:2022-07-27 08:0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1年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最高荣誉“大禹鼎”榜单揭晓,越城区斩获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

图片

图片

越城区深入贯彻执行省、市、区决策部署,围绕打造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的战略目标,全面高质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持续深化河湖长制规范化建设,以数字化赋能治水体系和治水能力现代化,奋力提升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区“水生态环境质量”。2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优于年度考核目标要求,37个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水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为100%,预评估结果为良好。入海主要河流断面二号闸断面总氮比市定目标控制值下降22.6%。“碧水联盟”注册人数、注册率、月均活跃度稳居全市第一;迪荡湖被评为第一批浙江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越城区成功入围2022年幸福河湖试点县(全省11个试点县)。

一是要求高质高标,全面建设“零直排区”

图片

生活小区截污纳管

图片

按照“六不遗漏”标准,由第三方专业队伍和街道、社区网格员共同参与开展排查,制定“四张清单”和“一张网”,确保治理项目无漏项、全覆盖。我区8个创建镇街和3个提档镇街排定治理项目1871个,估算投入资金约17亿元。其中:生活小区类项目250个(约8500幢),估算投入资金约16.11亿元;项目数量占全市3/4,投资数超过全市1/2以上。印发《越城区2021年“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行动方案》,召开全区动员部署会,分解任务,落实资金,加快推进。成立技术专家组和工作督导组,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推进。镇街成立工作专班,细化任务、落实责任、挂图作战。印发《越城区“污水零直排区”长效运维管理办法》,明确运维单位、运维管理权责、运维标准要求。布设无人机场,对入河排水口进行定期巡查,以数字化、现代化赋能提质长效管理。

二是强化督考制度,深入推进河湖长制

图片

深入推进河湖长制

图片

加强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综合运用管理平台和手机APP对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电子化“一月一考核”,同时组织河道综合管理实地检查考核工作,通过“电考”与“实检”相结合的方式,督促考核情况较差的河(湖)长及有关镇街及时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将河湖长制工作纳入镇街、部门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通过不间断的考核、问责,推进河长制工作扎实、有序开展。1-12月,全区各级河湖长履职平均分98.54分,巡河完成率平均分99.1%,位列全市前列。1-12月份巡河共发现问题597个,问题处理率100%。完成区级河湖《“一河一策”(2021—2023)》的编制,及时对河长公示牌信息内容进行调整更新,按省、市要求河长牌增设水利部监督举报电话和“碧水联盟”二维码。

三是实行生态修复,稳步建设“幸福河湖”

图片

生态修复“水下森林”

图片

通过河湖生态治理、河湖清淤、河道综合整治、水网建设、水产养殖场尾水零直排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渠系统建设、印染化工跨行政区域搬迁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标改造、深化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国控断面走航分析等措施,水质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完成29个水域治理,有效治理面积达216万平方米,水质由治理前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2021年新增美丽河湖2条、“水美乡镇”1个、“水美乡村”10个,完成农村池塘整治5个。全区布设674个断面水质监测点,经检测1-12月全区河道总体情况良好;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优选第三方技术单位,完成辖区内所有县级河道及市下达的4条市级河道的健康评价。

四是紧抓“找寻查挖”,全力推进“碧水行动”

图片

找寻查挖回头看

图片

印发区、镇两级行动方案,召开全区专项行动推进会,发动各级河长、区级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委托第三方无人机进行排查,全区共排查问题944个,其中重大问题4个。督促镇街按照“即知即改、一点一策、销号管理”的原则,对所有问题落实全面整改。2021年全区完成整改944个,整改完成率100%。为确保整改成效,区治水办组织人员对各镇街整改完成问题进行现场核实,将督查结果直接纳入镇街月度考核。

五是创新监管方式,数字赋能助力治水

图片

监管平台与无人机巡河系统

图片

投入资金445万元,建设智慧巡河GIS动态监管平台,在全区9个市级河道、25个县级河道安装高位监控探头61个,对河道实时视频监控。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云计算、大数据、AI分析、5G、自动无人机等技术为基础,建立无人机全自动巡河系统,全域共布点无人机场8个,开展河道保洁、雨污混排、涉水四乱等实时全域监管,实现网上巡河闭环管理。完成无人机全域自动巡检管理系统、越城区水管理平台、“污水零直排区”运维监管平台、河长制监督管理平台等7个重要场景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区所有镇街。在此基础上,开展古城治水大脑平台建设,建立古城内河水质水位控制、泵闸启闭控制数字化调度平台,实现内河水数字化精准管控,真正实现一网通,一屏清,一键控。

六是强化社会宣传,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图片

社会公众宣传

图片

深入开展“碧水联盟”专项行动,以多种宣传形式为主抓手,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领域,组织开展迪荡湖“五水共治”实践窗口教育宣传活动、幸福感指数测评二维码答卷、走村入户宣传等活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移动短信、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等媒体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我区治水成果,提升公众护水意识。全区“碧水联盟”注册人数约9.3万人,注册率9.1%,注册率全市第一,月均活跃度13.99%,全市第一。公众护水发现问题5418个,现整改完成率89.83%。

加强“五水共治”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2年越城区将持续落实“污水零直排区“建设长效管理,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提档升级、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巩固、生态河湖修复、数字化治水等中心工作,打造展示“重要窗口”越城风景首位担当,力争再夺“大禹鼎”,为“首位立区、幸福越城”建设和共同富裕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