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022全国唐诗之路文旅融合高质量创新发展大会在新昌举行。会上,全国唐诗之路发展联盟正式成立,并发布联盟倡议。今后,发展联盟将凝聚合力,统筹规划,科学保护,深化研究,创新开发,广泛宣传,让唐诗之路“活”起来“火”起来。
新昌县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和首倡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旖旎秀美的自然风光。新昌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诗路文化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特别自2018年以来,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打响了“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在“唐诗之路”的引领下,2021年,新昌接待国内外游客420.5万人次,实现收入61.1亿元,其中以新昌炒年糕为代表的新昌小吃全产业链产值达10.2亿元。如今,新昌正全力创建全省首批5A级景区城,以浙东唐诗名城为主题,着力推动唐诗公园、李白纪念馆、唐诗之路博物馆和唐诗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全面挖掘唐诗文化、培植唐诗元素,将新昌253个村的文化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唐诗之路如何高质量创新发展?“破”是与会全国各地文旅部门代表、诗路文化研究专家学者达成的共识。
浙江大学教授、唐诗之路研究会副会长胡可先提出,要致力于唐诗之路的核心区域长安与洛阳以及关键区域浙东和浙西等地的研究,挖掘诗坛图景、诗人群体、诗歌分布、诗歌艺术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如果能亲眼见到李白吟诵“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豪情;如果在沿途风景中,一路有虚拟诗歌相伴,一诗一景边学边玩;如果能在5G、数字技术的引领下,穿越千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站博士后、清华大学元宇宙文化实验室成员尤可可将“元宇宙”技术融入“唐诗之路”文旅项目建设的建议,给予了数字文旅更多的新鲜感。
让文化资源转化为可观可赏的文创产品,让山明水秀的风光形成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链和应用场景……会上,文旅规划、美术设计、展览策划等多行业代表也结合诗画、山水、佛道、名人等相关主题,为促进唐诗之路开发利用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