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81Q/2022-23007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人力社保局 成文日期: 2022-08-0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我市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引才双赢

发布日期:2022-08-01 09:5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7月27日,《绍兴日报》专版刊登了《助凤展翅飞 留绍创未来 我市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引才双赢》,介绍了绍兴创新开行“产教融合”工程师实习直通车,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和保障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全文如下:

栀子花开,骊歌唱响,又一年毕业季来临,全国1076万名青春学子离开校园,携梦启航。疫情之下,合力共促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努力的大事。

7月27日,百所高校访绍兴暨见习实习夏令营活动正式启动。校政企圆桌对话、人才需求对接、重点企业走访、沉浸式文化体验……“名士之乡”绍兴向广大青年学子发出最诚挚的邀请。

为帮助高校学子走上发挥才能的岗位、找到绽放光芒的舞台,近年来,绍兴市着眼做大做优青年人才增量,持续优化青年人才生态,一项项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举措落地有声,全力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和企业高质量引才双赢。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报告显示,绍兴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居全国第27位,成为长三角区域最受青年人才青睐的城市之一。

联校企促融合保障供需精准匹配

三年前,陈立锋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后,毅然选择来绍兴发展,如今,他在浙江某集团研究院从事新材料研发等工作。

“当初做出这个决定,除了基于自身专业的考虑,还因为毕业前参加了绍兴的一次见习活动,我被绍兴的产业发展态势和贴心的人才服务深深吸引。”陈立锋说。三年间,良好的外部环境,加上自身的努力,陈立锋找到了事业发展的方向,逐步成长为公司的研发骨干。

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软肋” ,哪怕专业对口的学生到了企业一线也很难实现无缝衔接。一边是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面临就业难题,一边是企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声音不绝于耳,如何化解这一对矛盾?

2022年以来,绍兴创新开展“产教融合”工程师培养,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在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充分激发双方积极性。

目前绍兴已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推行“1+2”联合培养机制,132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入驻绍兴本地46家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攻克企业技术难题260多个,帮助节约成本5200余万元,实现经济效益12亿元以上。

“注重人才价值的自我实现,让人才与城市相互成就”是绍兴招才聚才的初衷。究其根本,人才看重的是成就事业的平台和创造创新的价值实现。

为此,绍兴全市人力社保部门着眼绍兴产业发展实际,在为广大高校学子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上下足了工夫。分类推出“认知性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三种模式,精心设计集成电路、纺织、现代建筑、智能制造、机电自动化等多条认知实习线路。

作为用人主体,绍兴本地企业也是不遗余力。如从事游戏研发的浙江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针对一周、两个月和半年等时长专门制定见习实习课程,一阶课程突出体验、二阶课程突出初识、三阶课程突出融入。“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些课程价值不菲,市面上类似培训付费项目,一个知识模块价值就超过万元。”该公司培训部负责人李海峰说。

截至目前,绍兴全市已建设市级见习实习示范基地55家、见习实习基地784家,涵盖清洁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产业等多个领域。并与全国200余所高校建立实习见习通道,年均见习实习人数达3万余人。

引才关口前移,为青年学子带来的是实打实的技能提升“干货”,更是打开职场之门的金钥匙。

放大独特优势擦亮人才金字招牌

为了能为绍兴发展找到更多青年“活水”,从2018年起,绍兴连续五年开行招才引智“人才专列”,一支支引才小分队奔赴全国各地高校宣传推介青年人才政策,拓展绍兴人才基地,打响了绍兴城市雇主品牌。一大批优秀人才跟随“人才专列”来到绍兴,成就梦想,仅2021年,绍兴全市新增就业大学生达14.2万人。

从长三角人才要素流动看,绍兴在享受上海、杭州、宁波等经济强市人才“溢出效应”的同时,也面临“人往高处走”的“虹吸效应”。在周边城市一片热闹的招贤纳士“吆喝声”中,绍兴对引才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简单复制效仿,一定要做出绍兴的优势特色。

那绍兴到底靠什么吸引青年人才?

一靠“诚意”。2022年以来,上海疫情时刻牵动着绍兴人民的心。特别是面对上海拥有超20万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绍兴迅速伸出援手,开展“越心守‘沪’ 同‘申’共长”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创设“云选会”“云探企”“云宣讲”“云面试”等丰富、精准、便捷的交流平台,发布“向上海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绍籍大学生定向推送2000万元专项消费券”等八项举措,让在沪人才感受到了绍兴惜才爱才的城市温度。截至目前,绍兴已累计收到在沪高校毕业生简历2700余份。

二靠“暖意”。既服务人才创业创新的“大事”,也关注人才闹心烦心的“小事”,绍兴努力回应每一位有志年轻人的期待。出台人才新政4.0版,推出创业担保贷款、房票补贴、安家补贴、人才公寓入住等贴心政策,建成投用“人才管家”数字化平台,推广“绍兴青年码”,实现人才服务“一码全享”、人才政策“一键智兑”、人才事项“一件联办”,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服务。仅2022年上半年,绍兴全市已经兑现安家补贴、房票补贴等高校毕业生政策3.2亿元,优质的人才生态、“店小二”式暖心服务成为绍兴亮眼的引才金字招牌。

三靠“诗意”。绍兴是“东亚文化之都”,2500余年城址不变、文脉不断。眼下,绍兴市委市政府正积极推进“融杭联甬接沪”战略,处在长三角一体化新征程上的绍兴,既有绍杭同城的快发展机遇,又有鲁迅故里慢生活的惬意,人才在绍兴将拥有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眼下,全国各地都在为争抢人才使出浑身解数,这就要求我们做大本地引才优势,擦亮人才金字招牌。”绍兴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此,不妨从更加关注城市个体生活的角度出发,经营放大绍兴“诚意”“暖意”“诗意”的独特优势,让更多青年人才到了绍兴,就能过上大城市向往不上的生活。

搭平台出实招创新特色引才模式

2022年以来,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才的流动。为克服疫情对人才招引带来的影响,绍兴市人力社保局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招募校园“招聘代理人”、“直播带岗”引才、“云逛企业”小视频展播等多种“无接触”招引模式,成为疫情之下引才聚才的“流量密码”。

面对疫情期间“企业进不去,学生出不来”的痛点,校园“代理”招聘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绍兴市人力社保局在高校招募了60名学生,经过专业培训后他们化身“企业HR”,在校园里进行岗位解读、政策宣传并接收意向简历,受到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现在不出校园,通过校园‘HR’就能轻松了解企业资讯、投递个人简历、得到面试指导,简直一举三得。”绍兴文理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何满意地说。

在“云端”,针对海外留学生的精准招引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虽然线下招聘暂停,但是线上招才引智一直没有停止过,招引人才从‘面对面’走向了‘屏对屏’。”绍兴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绍兴创新推出海外“直面”招聘,按照“需求推送、线上邀约、简历预投、精准匹配”闭环流程,打通优质企业与留学生高效便捷的直接面试“绿色通道”,目前已覆盖北美、欧洲、澳洲等国家的37所高校的中外籍博士。

为让应聘更便捷、引才更精准,绍兴还升级“绍兴人才码”,搭建起高校毕业生和绍兴企业对接的“云桥梁”。通过“人才码”中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属模块,可根据学校、专业自动匹配、个性化定制专属招聘,实现简历“码上直投”,让学子与企业相遇“云端”、“在线”奔赴。

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引才“新势力”,方便快捷的“直播带岗”引才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高校学生的欢迎。“效果比预期好很多。”刚从直播间出来的浙江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张朕笑着说,“我们主要是介绍公司概况、招聘需求,还有求职者最关心的福利待遇等。”张朕认为,相比普通的线上招聘,“直播带岗”更年轻化,互动性更强,体现出来的“高流量”将带动实现“高留量”。

2022年以来,绍兴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478场,服务企业9906家次,吸引50余万人次,收到简历6万余份,达成意向1.5万余人,绍兴正成为吸聚青年人才的“强磁场”。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