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随着嵊州市三界镇江东坂最后几块田块早稻收割完毕,该市1.34万亩早稻全部完成收割。“今年嵊州早稻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嵊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赵洪说,种粮大户每亩普遍收入超过1000元,同样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真正实现了丰产又丰收。
近年来,嵊州市成立粮食产业创新服务团队,大力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水稻节水栽培新技术应用走在全省前列,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今年以来,嵊州通过抛荒田整治等方式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新增了3500亩稻田,且大部分种上了早稻。
针对农户种植早稻所担心的育秧难问题,嵊州加大了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在当地农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年初,嵊州二分田粮食专业合社联合社开展工厂化育秧,建起了温室大棚,为种粮大户提供了2300多亩早稻优质秧苗。崇仁镇种粮大户沈仁山今年种植了390多亩早稻,全部采用工厂化秧苗,早稻亩产达530公斤,收入达40万元。沈仁山说,采用工厂化培育的秧苗,不仅成活率高、质量好,还实现了提前种植,为抢种连作晚稻赢得了时间。
为解决一部分种粮大户稻谷的烘干、运输等后顾之忧,嵊州市农业部门和嵊州三碗米业有限公司联手,派出专门运输车队到田头收购稻谷,之后烘干、交粮等事宜全部由“三碗米业”代办,并由粮站直接打钱给农户。
“今年梅雨季缩短了16天,阳光充足,加上稻谷品种优质,早稻普遍获得高产,早稻攻关田亩产量最高的达到682公斤。”赵洪说,今年政府补助资金明显增加,因而粮食丰收后效益也特别好,特别是种粮大户自身有耕种收获设施的,每亩收入均在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