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建筑渣土临时消纳场内,地面已长出了大片10多厘米高的苏丹草,非常养眼。
“半个月前这1000多亩场地还是裸露地面。”上虞区娥江渣土运输处置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进建筑渣土临时消纳场复绿控尘工作,仅一天时间,无人机作业让5000千克草籽在消纳场“安家”,作业时,消纳场过道两边还遮盖了绿色防尘网。
“为有效遏制扬尘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我们在全场开展复绿控尘工作。”公司负责人说,由于杭州湾渣土临时消纳场二期场地较大,利用无人机进行草籽播种,既降低了种子的受损程度,也可减少劳动力,种子还能均匀播撒。
为进一步推动上虞“无废城市”创建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改善人居环境,2020年9月,杭州湾上虞经开区内占地面积361亩的全区首个建筑渣土临时消纳场一期正式启用。2021年,上虞区又开展占地面积2000多亩的渣土临时消纳场二期建设。渣土消纳场通过启用系统化管理对渣土进行综合利用、统一填埋,有效改善了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随意倾倒等现象。
上虞环境卫生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渣土消纳场通过播撒草籽、覆盖绿色防尘膜等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渣土裸露问题,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在防止水土流失和尘土飞扬的同时,还能净化区域空气、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