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002577284D/2022-23137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2-09-02
主题分类: 水利 发文字号:

护佑安澜,绍水“浙”十年

发布日期:2022-09-02 10:0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8月29日上午,中共绍兴市委举行“‘浙’十年·绍兴”主题新闻发布会。绍兴市委书记盛阅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施惠芳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丁如兴主持发布会。发布会以“坚持‘八八战略’总纲领,走好‘五个率先’奋进路”为主题,聚焦十年伟大变革在绍兴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浙”十年,是山清水美、河畅道通的十年;“浙”十年,是描绘水韵、护佑安澜的十年;“浙”十年,是水利人坚毅笃行、践行担当的十年。十年来,绍兴不断擦亮千年古城最亮底色和稽山鉴水最美风景。十年之际,一起透过五个关键词,回首绍兴水利走过的“浙”十年。

“守”安澜: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明显

成功防御“灿鸿”“利奇马”“烟花”等强台风和梅雨强降雨,全市大中型水库无一垮坝,主要江河堤防与标准海塘无一决口,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曹娥江、浦阳江流域基本构建“重要江河上游拦洪错峰控制性工程+中下游干堤分级设防”的防御体系,平原河网基本构建“安全稳固、引排顺畅、涝水快排”的高效排涝网。

“建”工程:水利工程建设成果丰硕

建成钦寸、永宁等大中型水库2座,全市新增防洪库容0.72亿立方米。嵊州湛头滞洪区、诸暨高湖蓄滞洪区改造工程、袍江片东入曹娥江排涝工程(一期)、姚江上游西排等平原排涝工程投入运行,新增强排能力205立方米每秒,新增调蓄库容3600万立方米。目前,镜岭水库工程成立建设指挥部,规模论证已获得省厅批复。

“治”河湖:河湖生态面貌逐步改善

发布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和“湖长”地图,在全省率先推行“湖长制”管理,完成“河湖长制”标准化管理省级试点。建成“美丽河湖”68条、共计696公里,全市128个县控及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和功能区达标率均达到100%。连续6年获得浙江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全市群众治水幸福感指数实现“八年连升”。全面推进190.4万亩农业水价改革任务,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9。率先开展水利部“天地一体化”监管试点市建设,水土流失率下降至8.9%。

“管”资源:水资源管理节联有序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全覆盖,连续7年水资源管理全省考核优秀。深化水网联调,构建市区汤浦水库和平水江水库、诸暨市陈蔡水库和石壁水库联网供水配置格局,新增供水能力2.5亿立方米。提升改善56.9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达到99.7%,城乡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达到90.9%。

“创”亮点:水利重点改革不断深化

推进区域“三合一”水影响评价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抢抓数字化改革赋予行业新机遇,坚持数字赋能,建成全市水雨情数据中心,曹娥江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等重要应用上线运行。开发建设绍兴市河湖长智慧监管平台(治水大脑)、绍兴市水平台等系统,“越水情”成功上线。

绍兴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河网密布、江海通达。全市7032条河流,622.8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担起了“水乡”的美名。十年建设,全市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完备,形成了曹娥江、浦阳江、平原河网“两江一网”的绍兴水网雏形。

江河安澜,下一个十年,让我们共同期待!

信息来源: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