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千年运河水缓缓流淌。9月1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越城区凤林西路上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从空中俯瞰,一条白鹭形态的轴线将建筑群组串联起来,流水线式的屋檐设计恰似千帆竞过,让人遥想当年运河舟行栉比、樯橹相连的盛景。
总投资15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29亩的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项目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项目,也是我市推进文创大走廊建设的重点项目。项目整体规划有以运河博物馆为主馆、辅以淡水鱼水族馆的文博区,以培育和发展运河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文创区,以按国际垂钓竞技标准建设的垂钓竞技中心为主体的文旅区三个区域。
走进博物馆主馆,序厅高约26米,宽敞明亮,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射进室内,映在墙面上明暗分明。“屋面主要采用钛锌板、数控印刷玻璃等材质。”承建方中铁四局项目经理朱艳兵介绍。
浙东运河连接中国通往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流经绍兴境内101公里,千年来,在绍兴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将通过‘伟大工程、宝贵遗产’‘沧海桑田、地平天成’‘千古名河、水运伟绩’‘富兴百业、海内巨邑’‘人文荟萃、各领风骚’‘承前启后、璀璨前程’六大主题展厅,娓娓讲述大运河和越地文化关系。”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浙东运河文化园将充分展示绍兴河湖聚落的“美”、古桥纤道的“秀”、采石景观的“奇”等。
而备受关注的文博区辅馆则将依托绍兴悠久的渔业历史,打造一个展示绍兴渔业资源及全国淡水渔业资源,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俱强的网红水族馆。一段200多米长的空中廊道连接文博区和文创区,几位工人正在铺设路面。走在廊道上,微风阵阵,走至靠近文创区的位置还可以看到旁边的运河水缓缓流淌,绿水、石桥,两岸垂柳依依,好一幅江南美景图。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激活大运河文化IP也是绍兴谱写运河故事的一项重要举措。浙东运河文化园内的文创区将集结与“水”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文化+”消费场景,推出研学旅游、非遗旅游等多条游线,融入食、住、游、娱、购各个环节。“浙东运河文化带是文创大走廊的重要载体,建设浙东运河文化园体现了我市保护利用发展大运河的决心和行动,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传承弘扬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让古运河和城市融合产生新的吸引力、沟通力、发展力和生命力。”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