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600MB1401148T/2022-232421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其他
发布机构: 绍兴市金融办 公开日期: 2022-07-28
主办单位: 绍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绍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第113号提案的回复

发布日期:2022-09-26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尊敬的吴锦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金融业对制造业支持与服务的建议》(第113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心支持,提案中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我办认真组织研究,并与相关会办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金融支持制造业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金融系统以金融“三服务”为主抓手,开展“融资畅通工程”“百行进万企”与小微企业“增氧”“滴灌”计划等一系列活动,提升制造业企业融资获得感与便利度,助推制造业企业“长高长壮”。

(一)强化制造业信贷总量保障。一是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出台《关于绍兴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智造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金融支持强基智造专项行动,保障制造业提质发展,6月末,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31.1%,是去年同期的1.9倍。二是支持保供和稳链固链。引导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链补链强链等领域的信贷投放,优化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6月末,全市供应链融资余额62.26亿元,服务核心企业254家,支持上下游企业1520家。三是强化财政、金融政策配套。加大财政贴息力度,对1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贷款予以财政贴息支持,稳定银行利率水平。

(二)推进金融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是建立浙里碳效贷机制。推动银行机构根据工业碳效码,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依托省金综平台和企业码,落地碳效贷产品,推动数字化绿色金融服务场景应用。二是建立节能减碳技改贷机制。推动银行机构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碳核查机制,对于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或有助于明显提升工业碳效码的制造业技改项目,给予信贷资源倾斜。三是持续推动排污权抵押贷款再创新。自2008年开始试点以来,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推动相关业务从需要第三方担保向单一抵押品全额担保转变,最大限度发挥排污权融资担保作用,在余量抵押、估值抵押和逾期抵押三方面深度创新,支持传统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目前,辖内已有30余家银行推出排污权抵押贷款业务,机构数量占比超七成,排污权抵质押贷款业务量占全省比重超七成。

(三)推动金融服务新兴产业。鼓励引导银行、保险、股权投资等金融资本支持绍兴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加强银企融资对接。聚焦标志性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化金融支持“双十双百”项目,实施万亩千亿产业金融专项服务,分地区、分季度开展金融专项对接活动。越城区组织开展“金·芯”151银企签约,对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产业和人才项目等新增授信1600亿元。二是发挥保险增信作用。持续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在绍兴落地生根,将因潜在质量缺陷导致的经济赔偿转嫁给保险,有效化解生产方和使用方的经济风险。2021年以来,累计提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风险保障10亿元。创新人才金融服务。构建“银保担投”四位一体的人才创业金融服务体系,设立人才服务银行,创新人才企业授信机制,开辟人才贷款专项审批“绿色通道”,6月末,全市人才企业贷款余额47.47亿元,同比增长103.5%。实施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保险,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研发活动保驾护航,累计落地人才保险项目81单,提供累计超1亿元的一揽子风险保障。

(四)精准滴灌制造业小微企业。全市银行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增加首贷和信用贷款投放。推出“连续贷+灵活贷”机制,加大续贷支持力度,对优质民营和小微企业,主动对接续贷需求,给予企业稳定预期,推广无还续贷年审制贷款和循环贷款等还款方式,降低企业续贷成本。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016.46亿元,增长22.72%,比去年全年增量多378.68亿元;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余额比年初增加121.31亿元,增长56.71%。坚决落实应降尽降”“应减尽减”“应延尽延政策。6月末,全市贷款平均利率4.45%,较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利率水平创绍兴历年最低。

二、下一步工作

总体来看,上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制造业贷款整体发展仍需提高绍兴建设制造强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引导金融资源向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纺织机械等支柱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倾斜,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真正让金融支持与制造业企业相融共生、互促共赢。

(一)健全政策引导机制。强化政府推动,引导金融要素向制造业倾斜一是建立信贷差异化引导机制。强化对制造业贷款的跟踪监测与统计,探索建立制造业重点项目白名单制度,开展“亩均效益”等要素评价,实施行业分类管理、客户分层评级,贷款分级定价,积极引导银行实施差别化政策机制,推动信贷资源向高技术制造业倾斜。二是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实施制造业贷款专项激励。将制造业贷款户数和金额纳入金融机构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和金融机构年度综合监管评级,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与财政专户资金竞争性存放双向贯通,加大考核挂钩力度,加强双向奖惩,提高银行制造业贷款投放积极性。三是健全担保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实力,实施优惠担保费率,对制造业贷款实行专项补偿,扩大制造业小微企业担保覆盖。

(二)提升产业金融服务。以服务创新,提高制造业贷款的便利度和可获得感。一是完善制造业政银企对接机制。加强信贷支持工业“长高长壮”项目力度,实施三大“万亩千亿”产业专项金融服务,开展小微企业“增氧”“滴灌”工程,分片区分产业建立常态化银企对接机制,每季度开展“双十双百”产业集群银项对接活动,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双链融合”。二是发展产业链金融。引导银行依托制造行业产业链核心企业和“链主”企业,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各种产业链金融业务,提高金融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覆盖度,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三是提升科创金融服务。鼓励法人银行机构组建新兴产业专家团队,推广科技支行模式,提高业务审批权限,实施专人专营,建立科技型企业信贷审批授权专属流程和评价体系,推动信贷资源加速向高科技制造业集聚。

)推动数智金融赋能。依托数字化改革,大力推动大数据在制造业贷款发展中的应用。一是打造科技金融平台目前我办会同绍兴银行正在开发建设“科技金融平台”,该平台集成创新了“金融积分”系统,能对科技企业经营情况、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和知识产权等进行综合评估,得出金融积分,作为银行授信的参照依据,以此来突破银行对科技企业商业价值认定和风险评估难的困扰,从而解决新型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轻资产、重智力和高风险、高收益与传统信贷资源不匹配的难题。二是探索数智担保模式。推动银担系统互通、数据共享,再造线上担保流程,逐步实现“见单即保”、批量担保。三是探索多跨场景应用。推动省金综平台、“越信融”平台、发改委信用信息库等各类平台多跨互联,丰富企业画像,为银行授信放贷提供更多参考数据;推动多场景交互应用,形成链网式金融逐步实现产业智融、数智融资和数智担保等多跨应用场景。

 

再次感谢对绍兴金融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市金融办潘康婷,联系方式:88***3

 

 

 

绍兴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2022年7月28日

信息来源:市金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