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发改委(粮食物资局)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022M/2022-23667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成文日期: 2022-04-0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3-01-05 10:4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精心谋事、用心干事、专心成事,成效明显,成果硬核。

(一)经济发展稳保并举。全年GDP增长8.7%,居全省第3位。有力有效应对“127”疫情对经济冲击,推进全市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快速研究出台《关于应对疫情加快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启动新一轮绍兴消费券活动,发挥政策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全力保障“两手硬、两战赢”。

(二)共富机制全链构建。制定绍兴行动方案,争取“1+7”人员编制组建绍兴市委社建委。搭好四大体系、四张清单等“四梁八柱”,以“周例会、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评估”推进任务落地。3项试点入列省首批试点名单,37个重大项目参加省集中开工,总投资全省第1,基本建立清单化差异化分类推进、闭环管理机制,“扩中”“提低”“一老一小”和缩小三大差距破题推进。

(三)数字社会迭代演进。持续推动“顶层设计+增量开发+迭代升级”,创新推行“月度清单+即时飞单”“路演遴选+揭榜自荐”“专家把脉+群众问诊”“比学赶超+优胜劣汰”四项机制,门户上架应用54项,24个场景列入省级揭榜挂帅或试点项目,50项“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推广上线并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搬家一件事”“军人e家”“5G+云急救”等应用惠及百姓,柯桥大渡社区落地文化场景、“一照通用”被评为省数字社会最佳应用,“绍兴古城”等场景应用获国家部委肯定。

(四)重大战略取得突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省“四大建设”机遇,完善杭绍同城、甬绍联动合作机制,向省政府提请设立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谋划建设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打造国家级IC产业新高地”入选浙江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最佳实践案例,大都市区、大花园(新昌)、未来社区(上虞)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城市网络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

(五)产业平台全省示范。绍兴滨海新区入选省首批高能级战略平台培育名单,举办全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三大新产业平台产值规模超千亿元,建设水平居全省前列,力争诸暨机器视觉产业平台列入省第四批培育名单,产业集群粘性更足、张力更强。

(六)重点项目争先创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居全省第5位。7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9个省集中攻关在建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30%、123%,居全省前列;74个省“4+1”重大项目和254个省“六个千亿”投资工程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05.6%、105.1%;省市县长项目开工率96.5%。在全省首季投资“赛马”激励考核中得分居同档地市首位受省政府表彰激励,在二、三季度全省红旗蜗牛项目通报中分别位列全省第4、第1位。20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发行企业债券13个、总规模122.9亿元,排名全省第2;获准发行政府专项债77个,总发行额183.7亿元;争取中央、省资金补助3.18亿元。

(七)能耗双控有序有力。围绕“单耗完成、限电卡位、其余力保”基本思路,锚定4项控制性指标,聚焦省控349家、市控430家高耗能企业,以日保月抓双控。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能效综合创新试点,首创推行能耗指标增减与发展绩效挂钩。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全年新增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容量26万千瓦,完成省下达目标的162.5%,列全省前3。

(八)服务保障优质高效。创设“越快兑”平台,实现“1+9”惠企政策线上办、一网办,提前完成2020年政策资金兑付32.7亿元,较上一年提早7个月。截至12月31日,2021年当年政策资金兑现21亿元,兑现率超70%,预计2022年1月全额兑现完毕。粮食物资保障能力稳步加强,全年订单收购粮食17.3万吨,发放政府补贴8066万元,救灾物资储备增至20余个品种14.25万件。推动2.6万家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降本减负约5亿;降低非居民用气价格和大工业用电价格,为企业减负13.62亿元;推进污水处理费调整,为企业增收6.43亿元。及时制定教育“双减”有关类目补贴价格。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市粮食物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