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老年人抵抗力较弱,面对疫情呈现“易感、易重”的特点,我市一些基层社区合力应对

共享互助 共渡难关

发布日期:2023-01-06 10:33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面对新冠疫情,老年人抵抗力较弱,呈现“易感、易重”的特点。老人居多的社区该如何做好防护?小微企业如何为外来务工人员做好保障?记者走访我市一些基层社区、园区企业后发现,大家群策群力,各有妙招,确保群众生活平稳有序。


爱心“送餐员”

“饭到咯!”2022年12月26日上午接近11点,诸暨市大唐街道上下文村支委戚祝英拎着两大包爱心便当在村里送餐,每到一户老人家门口,她都要扯着嗓门多喊两声。

自去年12月初以来,上下文村和诸暨上百个村社一样,将原来爱心食堂的堂食改为送餐制,由村干部和志愿者为村里的老人们送餐。

54岁的戚祝英正是上下文村的“送餐员”,当天是她连续送餐的第20天。与往常不一样,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围一个带着超大口袋的围裙,口袋里塞满了口罩、体温计、退烧药、感冒药、酒精……

一个中午下来,戚祝英要送10来户人家,其中有一半都是独居老人。这些老人是村里目前最关注的群体,戚祝英说,一方面自己在送餐中会多留意老人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村委已联合乡贤提前购置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诸暨市璜山镇徐家坞村。该村党总支书记徐国富第一时间以网格为单位,新吸纳党员志愿者、村级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服务力量60余人,建立9个暖心配送小分队。小分队在各网格长的带领下,逐门逐户确认送餐需求,全程负责餐食的消毒、分装、打包和配送,为100多位老人送餐上门的同时,还为有需要的老人送药送口罩。


重启“防疫群”

位于上虞区汤浦镇舜源路的童装产业园区,是2021年12月记者在上虞疫情发生期间采访过的一个点。时隔一年,当记者再次来到园区采访时,汤浦镇童装协会相关负责人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了一个熟悉的群——“童装企业疫情防控群”,“你说巧不巧,又是12月,我们这个安静了一年的群,又要重新启用了。”该负责人说。

“大家都是使出浑身解数,各显神通。”协会负责人说,童装企业里不少员工年龄较大,为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群里的100多名企业负责人通过亲戚朋友、合作伙伴,在全国各地采购药品,有渠道可以买到较大量的也会在群里跟大家分享。

同样重启“抗疫群”的还有上虞e游小镇。“我们很多企业有自己的购药渠道,大家都毫不犹豫,互帮互助共享药品和防疫物资。”e游小镇管委会副主任张嘉铭告诉记者,管委会年轻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们还成立了一个“跑腿小分队”,为有需要的群众尤其是老人们取药送药。


低龄帮高龄

2022年12月26日下午2点半,越城区府山街道书圣故里社区党委书记汤丽英接到社区居民滕师傅的电话,告知其邻舍85岁的金奶奶因发烧没站稳摔了一跤。不到10分钟,汤丽英和网格员来到大园弄金奶奶家,此时老人已被社区居民扶起坐在石凳上,他们立即联系其子女,并在原地陪着老人等子女回来。

“亏得提前跟我们的低龄老人打了招呼,金奶奶最后化险为夷。”汤丽英告诉记者,作为越城区“两老(老人、老房)”居多的社区,书圣故里一直有“低龄帮高龄”的传统。这次疫情发生初期,汤丽英和社区工作人员又重新走访了社区138户独居老人的邻舍,请他们多关照邻居的身体状况,一旦有问题及时联系社区。

连日来,针对社区的弱势、老人群体,越城区不少社区都采取了“结对帮扶”“共享共助”的方式。在越城区塔山街道水沟营社区,有400多位独居孤寡老人,近段时间,社区负责人提前联系这些老人们的邻居每天开展一次“敲门行动”,要是一天未见老人们有反应,邻居们就会第一时间反馈给社区。

采访时,记者发现社区副主任杨晓华正发着高烧,但是她和其他社区干部一起,仍每天查看社区的各个邻里群、楼道群、退休老人群,晚上大家睡觉前还会把群信息提示音调到最大,“不能错过每一条消息,我们熬一熬就好了,但是这些老人们熬不起。”杨晓华说。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