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杭州湾南翼,有一片“沸腾”的热土。
它,位于越城、柯桥、上虞三区中心地带,是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核心,也是杭州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浙江省大都市区建设宜居之城重大平台”。它,就是绍兴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镜湖新区。
放眼这片约50平方公里的土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交通路网畅通无阻,人居环境整洁有序,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处处迸发着创新创业的激情活力,呈现着宜居宜业的和美图景。然而,这里却曾经是不起眼的一隅,湖荡沼泽连绵,人烟稀少。
命运的齿轮从2002年开始转动,这一年年底,镜湖新区正式挂牌成立,2003年,正式迈开了发展的脚步。2018年6月,在全市协同发展、三区融合发展“一盘棋”的统筹谋划下,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绍兴市镜湖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实施“实行封闭运作、审批不出新区”的体制机制,同年完成《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由此,镜湖新区站上新的时代风口,拥有了“国际大湾区的新引擎、绍兴大市区的新中心”的目标定位,镜湖的发展正式进入3.0时代。
沧桑巨变,潮起镜湖。五载芳华,镜湖新区对标“一线城市”的发展理念,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开发、高效率建设、高强度做地、高质量招商、高效能保障,快节奏推动现代化国际化品质新城建设,已落地或建成金融活力城、商业综合体、特色场馆、大型综合医院、优质基础教育学校、城市滨水公园、交通枢纽场站等一大批对城市功能有统领力、牵引力和辐射力的项目,累计完成各类项目总投资超17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建成和在建面积9.5平方公里。
拉大城市框架,重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形态,提升城市能级,镜湖新区强势崛起,积极打造“重要窗口”的镜湖风景,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为绍兴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贡献了智慧力量。
规划引领,描绘发展蓝图
大湾区时代,为镜湖新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西邻杭州、东连宁波、北接上海,地处长三角“金南翼”的优势地理位置,让镜湖新区成为大湾区建设的紧密层和重要节点,赋予它融杭联甬接沪、聚合三区的时代使命。
立足全新历史坐标,如何抢抓机遇,引领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系统谋划至关重要。五年来,以建设人民城市和网络大城市为理念,镜湖新区开发办紧抓规划龙头,按照“现代化、国际化、首位度”目标定位,围绕《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拉高工作标杆,学习对标一线城市的规划理念、发展路径与品质水准,建立健全了“1+3+N(27)+1”完整清晰的规划管理体系。
1个总体设计《镜湖大城市核心区城市设计》,从全局高度,勾勒镜湖新区的整体“骨架”,搭建起“一个核心区+五个功能组团”的结构布局。以生态景观优美的镜湖(湖)南岸作为城市核心区,站前活力区、科教文化区、文创休闲区、湖东发展区、公共服务区五个主题鲜明的功能组团紧密环绕。环湖聚心、组团发展,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画出“绍兴市最高首位度的城市核心和地标性新城区”的愿景设想,推动镜湖新区朝着“湾区经济的新引擎、产城融合的新中心、活力多元的新城区”的目标前行。
以总体设计为基础,各项细致规划一一形成。3个发展规划,为镜湖优质基础教育、镜湖科技城、镜湖新区商业发展规划;27个专项规划,包括1个全域未来社区规划、9个片区控详规、3个设计与导则、4个景观规划、5个市政路网规划、2个先行(集中供冷供热、5G)规划、4个其他专项规划;1个概念方案,为镜湖中央公园概念方案。
大手笔铺展规划,实现镜湖新区可开发空间控详规编制的全覆盖。依据行动纲领和管控导则,一项项实践创新、一个个工程项目实施落地,真正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蓝图可持续。
蓝图绘就,奋斗正当时。规划引领,吹响了拼搏实干的“冲锋号”。
片区开发,推动形象跃升
今年3月,镜湖新区开发办发布2023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梅山东片区+植物园片区实质性启动建设的消息振奋人心。眼下,梅山东片区一单元建设先行启动,一标段梅山片区综合环境提升工程开工建设,梅山片区正式“启航”;植物园片区主体工程(一期)步入前期冲刺阶段,即将进行施工招标程序。
片区规划开发,是镜湖新区全市首创实施的开发理念。五年来,通过扎实谋划,高铁北站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片区、湖东片区、梅山及周边片区、植物园片区等四大重点片区建设加速推进,洋江路南片区、官渎路片区、凤林西路南片区基本建成,新建成区及在建范围不断拓展,片区颜值日益彰显。
初秋的镜湖新区,充满勃勃生机。重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城市西北,总投资近1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123万平方米的高铁北站TOD综合体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不久前,该项目A区块T4塔楼顺利封顶,标志着工程建设完成重大阶段性目标,目前项目总进度达54.6%,到2024年上半年地上全部高层建筑可以实现结构封顶。未来,这里将变为集商务办公、科创研发、交流展示发布、星级酒店、商业零售、换乘枢纽、休闲游憩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展示绍兴城市形象的“新门户”。
在湖东片区,核心项目绍兴国际金融活力城项目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93.8%。行走其间,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映入眼帘,绿化景观一步一景,释放出蓬勃朝气。建成后,这里将有8家金融机构、1家区域性金融总部、10家金融业关联企业落户,成为绍兴最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集聚地和浙江省钱塘金融港湾重要的联动片区;同时,配套建有空中多层步行连廊全贯通的5.2万平方米低密特色商业街区、4.5万平方米万豪高层酒店、0.8万平方米城市服务展厅、1.1万平方米街心公园、18班高端幼儿园等,将成为全市首个高品质综合未来社区。毗邻该项目的全市重点工程绍兴博物馆新馆已完成外立面施工,面貌初露,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布展。同时,城投商务楼、市新闻传媒中心新大楼等项目也落地湖东发展区。从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到文化娱乐、居住休闲,一片功能复合、活力四射的热土生机蓬勃。
“两大片区在建项目群总计达169幢,其中161幢主体结顶,总建筑面积超380万平方米。”镜湖开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致力于高水平统筹片区开发,这五年,镜湖新区规模和形象大幅度提升,片区颜值日益彰显,新建成区及在建范围也在不断拓展。”
为“腾”出开发空间,镜湖新区开发办牢牢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克服资金等困难,通过超前实施高强度整村拆改和快节奏做地出地,为新区起势成势争取了主动。开发办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23个整村及8个较大市政工程的拆改工作,涉及269万多平方米,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做地出地,已累计完成清地做地约8000亩,完成区域内经营性用地出让50宗4771亩,累计出让金总额667亿元,镜湖板块已成为绍兴大城市建设中最有前景的热土。
从构想到实践,镜湖新区迎来“蝶变”,构筑起高质量发展中的新优势,登上了城市发展的舞台中央。
项目为王,跑出镜湖速度
6月,镜湖新区传来好消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绍兴院区暨镜湖新区医疗综合体项目签约,借助国字号平台优势,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研究型眼视光专科特色诊疗中心即将在此“落子”。
项目建设,是发展的支点,是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的关键。过去五年,镜湖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始终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投资规模超历年累计之总和。我们看到,绍兴城市展示馆揭开神秘面纱,绿云路高架连接线等交通线路顺利完工,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市老年大学(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加速推进,灵芝小学改扩建全面启动......
翻开五年成绩单,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奋斗历程:建成市政道路37条35.35公里,桥梁37座3.95公里;在建市政道路26条16.6公里,桥梁30座3.84公里;建成公园9个,新增绿地183公顷,在建公园5个、绿地63公顷,人均绿地超100平方米,初步建成联通梅山江、潞家湾、镜湖直江的约20公里滨水慢行系统;建成公建项目13个,建筑面积达157万平方米,在建公建项目12个,建筑面积158万平方米;五年本级项目年均投资额保持在近60亿元的历史最高位,累计完成投资实物量近300亿元……
无论是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还是社会项目,镜湖新区拧成一股绳,下一盘“大棋”。区域内现有大小工地110余个,起重机械高峰期近600架,处于全市领先水平。道路畅通,环境美丽,学校医院充足,随处可见公园,一座座住宅更是拔地而起。高涨的建设激情,推动新区的“颜值”日益提升,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五年一瞬,变化万千。为跑出“镜湖速度”,镜湖新区开发办围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基本建成规模”的目标要求,创新建立了重大项目快速并联推进和高效审批服务机制。
例如,实施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工作机制,就是其中一项具体实践。按照联合验收前期检查、审批、出件三个阶段有序推进,实现一个项目涉及不同审批事项的高效整合,验收时间从2个多月缩短到30天内,为项目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几月前,华发金融活力城2-3号地块居住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仅耗时22天,效率提高了50%以上。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新区全面崛起的主基调更加鲜明,主旋律更加响亮。
强化服务,高效招商引资
今年年初,在全年工作起步时,镜湖新区开发办就赴北京开展招商考察,走访北京翠湖科创、中电数科、航天宏图、百望云、华大智宝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与企业家们座谈交流,宣传推介新区,了解投资意向,为招商引资储备资源、拓展路径。
梧桐凤凰栖,花香蝶自来。近年来,镜湖新区开发办始终以开放姿态“张开怀抱”,以坚定决心打造透明高效的营销环境,做好重大项目招引、加强平台建设等系列工作,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带动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集聚镜湖。
总投资合计超300亿元的华发国际金融活力城、龙湖天街、元垄美好之城康养综合体等项目陆续引进落地,具有投融资能力、城市运维、产业导入突出优势的高水平城市运营商成为“城市合伙人”。中电科技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着力打造区域数字经济产业总部基地;依托北京中关村翠湖科创平台,龙芯翠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绍兴基地也顺利落地;另有上海大学绍兴研究院已成功创建省博士后工作站、省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平台……科创平台的建设搭建起了科技服务、人才导入、产业创新方面的桥梁纽带。
提升招商引资效果,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过去五年,镜湖新区积极完善优化招商机制,开展新区重大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课题研究,建立与属地共同培育、共同服务的联动机制,落实兑现科技扶持、教育发展等政策,推进新区人气、商气集聚提升。
今年是推动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开局之年,镜湖新区开发办更是动作连连:优化规范行政审批联审会议制度,已召开会议24次,讨论研究议题111个;立足企业需求,联合越城区、滨海新区通过“系统受理+兜底服务”的方式,实现了1105项涉企政务服务事项的全域通办。
经过五年多的努力,镜湖新区已累计引进总投资超1600亿元的社会投资项目58个,累计完成投资超1400亿元,建成面积447.8万平方米。“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洽谈一批、落地一批”的项目招引良性机制基本形成。
此外,镜湖新区还连续三年被评为浙江省高质量发展新区,被《环球时报》社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评为“2022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
把梦想的种子撒在奋斗的土壤上,结出硕果累累,大城市首位度核心区的镜湖新区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