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014T/2023-245929 | 主题分类: | 商贸、海关、旅游/旅游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人民政府 | 公开日期: | 2023-08-22 |
主办单位: | 市政府办公室(研究室、机关事务局) |
民盟绍兴市委会:
贵委在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第30号提案)收悉,我办会同市名城办、市财政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工作,高起点开展古城城市总体设计,系统性构建古城智治体系,创新性推进古城功能疏解,高标准实施古城北入口、书圣故里、阳明故里、徐渭故里等项目,以“绣花功夫”推进微更新、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了徐渭艺术馆、阳明纪念馆、孑民图书馆等古城新地标,创建了鲁迅路、迎恩门水街等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建成投运风越里、上大路等特色商业街区,有力扮靓古城颜值、燃旺城市烟火气。今年1—6月,以古城为核心景区的越城区实现旅游人数1240.9万人次,同比增长44.3%。
一、前期所做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古城发展基础。一是抓实规划研究。开展《绍兴古城休闲型文旅体验体系规划研究》等4个“文商旅”融合课题研究,完成鲁迅故里等8个重点片区规划研究,为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提供支撑。《鲁迅故里及周边区域有机更新研究暨城市设计》《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设计》获全国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二是出台发展政策。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绍兴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工作任务,谋实项目建设、消费激活、品牌塑造等组合拳,绘好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路线图。三是健全推进机制。优化市名城委、市名城办工作机制,将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任务纳入古城保护利用年度工作清单,统筹协调重大问题、督促加快任务落地,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格局。
(二)厚植文化根基,延续古城历史风貌。一是推进“修旧如故”。兼顾原住民和旅行者不同需求,对历史建筑采用传统工艺技术修缮保护,内部实施适用性改造,注重“绣花式”织补促进古城风貌、品质提升;对传统民居区在遵循风貌肌理的前提下,灵活采用“留改拆”等方式推进有机更新。目前,已先后开展古城有机更新项目26个,今年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18处、基础设施微改造16项。二是创新“数字赋能”。迭代升级古城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字修复、物理还原、数字化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活化还原古城文化遗产实情实景,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提供精准数字蓝本,进一步挖掘、梳理、记录、展示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三是推动“以文促旅”。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将丰富的文物遗迹、名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旅游产业链,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学旅游、休闲旅游新业态,获评“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
(三)坚持惠企利民,焕发古城复兴活力。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出台惠企“1+9+X”政策,加大文化、服务业等领域扶持力度,促进古城“文商旅”品质化、特色化发展。用好古城保护基金,加快古城“文商旅”项目建设。实施“古城青年创客”项目,落实创业租金奖励政策,累计招引340家创客入驻古城。二是优化公共服务。采用“社景合一”建设模式,推进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建设。着力打造智慧古城文旅平台,提升古城旅游服务能力。加快古城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投运“银泰—世茂”区域型动态微公交,加强越巴士·越风情古城旅游环线等专线运营,逐步构建古城景区间15分钟通勤圈。三是打造消费品牌。发布古城小吃、茶饮、酒吧三条特色街区规划,推进“银泰百货—风越里—鲁迅故里步行街—国金大悦城—上下大路步行街—八佰伴—古城北入口”等消费节点串联,打响“古城过大年”“古城青春季”活动品牌。开展1元坐地铁游古城、古城咖啡节、名家绘古城、迎亚运2023绍兴古城Citywalk等活动,举办“消费促进月”“越青市集”“越宴十八味”等文旅集市25场,不断丰富“文商旅”消费场景。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古城商贸业态、激活古城发展动能,持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金名片,结合贵委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市政府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聚焦打造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城市的目标,抓实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转化落地。坚持“景城合一”发展理念,立足“一城一桥三故里”空间,一体规划建设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和山阴城隍庙“文商旅”融合样板区、“水景+街景”相结合的古运河风貌及休闲消费带,稳步培育越王城文化广场、“一县一品”小吃综合体、黄酒作坊与品鉴园、婚庆摄影基地、康疗休养基地等5个特色产业片区,着力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进一步培育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业态。持续放大“越宋古都、江南水城、名士之乡”优势,引进国内外文旅行业头部企业,谋划实施一批地方小吃、台门文宿、风情演绎等体验性项目。挖掘城市特色内涵,重点培育“越宋古都”“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大先生鲁迅”“阳明故里·心学圣地”等文旅IP,壮大文创、动漫、演艺等青年创客群体,创新拉长研学游产业链,加快建设“非遗客厅”“非遗形象门店”,打造最具文化标识度的文旅目的地。深化名人资源搜集与学术研究,加大名人故居保护开放力度,持续放大“名士之乡”品牌效应。加快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运营招商,打造小吃、茶饮、酒吧等特色街区,不断提升古城“文商旅”服务能力。
(三)进一步健全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古城旅游精准推介机制,加强与媒体平台合作,推广古城精品旅游线路与文创产品,着力塑造高品质“文商旅”消费体验标杆。健全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强化旅游协同监管,畅通旅游投诉处置,落实重要景区、历史街区安全管理责任制,全面提升古城“文商旅”服务质量和风险防范能力。健全资源要素保障机制,结合规划落地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快推进征收(置换)进度、资产权证办理、闲置用房激活等,促进存量资源活化利用。加强古城保护基金管理,用好专项债券政策,强化政银企合作,多渠道撬动更多资金投向“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四)进一步优化古城“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古城全域未来社区建设,加快古城有机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城市景观风貌。加强台门微治理,整治管线老化、雨污混排、杂物堆积等现象,提升古城消防安全能力。加强古城公共空间疏解,整合完善旅游、交通等标识标牌、服务设施和隔离设施,统筹抓好可用区域开放、道路泊位增设、收费机制优化、水上游线贯通以及微公交、旅游巴士、电动车增配等工作,不断提升古城旅游综合服务水平。
最后,衷心感谢贵委对我市古城“文商旅”融合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裘科斌,联系电话:85123056。
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