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局) > 政务动态

浙江日报:肩负赓续运河文脉的时代使命

发布日期:2023-11-14 16:3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浙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增强了我们保护运河文化的信心,坚定了我们传承历史文脉的决心。

浙东运河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最南端。其中的绍兴段,处于浙东运河的中间,它既是浙东运河的最前身,又是连接东西浙东运河的核心段。千百年来,浙东运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成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一个缩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浙东运河是一条生态之河。浙东运河是古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人与自然怎么打交道?人与水怎么打交道?浙东运河给了我们非常好的答案。首先是敬畏,但敬畏不是被动,而是主动,是在敬畏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水的治理、对自然的治理,促进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共同繁荣。

浙东运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浙东运河是吴越文化的生发和传播之地。对绍兴来说,一部运河演变史就是半部绍兴人文史。越文化的神秘、会稽山的高深、古水道的悠远,吸引众多文人骚客,“自汉、晋,奇伟光明硕大之士固已继出”,留下丰厚的人文富矿,也成就了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浙东运河是一条民生之河。浙东运河是行旅往来、百货贸迁的通衢,也是百业昌盛、人文蔚然的基础。得益于运河与众多河湖形成的纵横交叉的水网、畅通便捷的航运与排灌自如的塘闸,浙东运河流域,历来是浙东地区民生最好的区域,其沿线许多城镇或因运河而兴,或因运河而盛。

浙东运河是一条开放之河。浙东运河东边连接海上丝绸之路,西边通过京杭大运河与隋唐运河连接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使节往来、海外贸易,均赖于此。

浙东运河是一条创新之河。作为我国最早开凿的人工运河之一,浙东运河凝结着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比如,位于绍兴古城主要水道与码头之间的八字桥,通过4组踏跺连通4条街道,解决了复杂的水陆交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浙江“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做好浙东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绍兴一直在探索。

加强遗产修缮监测,提高保护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五年,绍兴市文物部门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开展各类运河遗产修缮和监测工作。实施运河沿线文物安全监测评估,建设古桥安全监测数字化、不可移动文物智慧管理服务系统等数字化应用平台。开展陶成章故居、邵力子故居等运河沿线名人故居、古纤道、古桥修缮养护,改善运河周边重点文物风貌。同时,严控涉遗项目审批,严格落实涉及运河遗产核心区、缓冲区、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建控地带的建设项目工程方案审批,严格落实涉建地块的考古前置工作。编制完成《绍兴大运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案》,针对运河遗产保护管理需要,在绍兴“河长制”的工作内容中进一步明确了遗产巡查和监管职责。加强对运河遗产标识系统的检查,发现界桩破损的,及时提醒属地核实、补做。目前,全市共设置遗产区界桩124个、缓冲区界桩78个。

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人民的运河”。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考察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大运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保护传承运河文化遗产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2019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决策实施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建设工程,工程为国家运河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列入《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重点标志性项目。项目立足“一廊三带”格局,整合资源,建设运河博物馆主馆、运河博物馆副馆(淡水鱼水族馆)、国际垂钓竞技中心、文商旅区、公园等,建成融文博、文创、文旅三大功能区域于一体的承载城市公园功能的博物园。目前,浙东运河博物馆已经建成开放,总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以“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一部浙东运河宏伟史诗,一篇越地文化璀璨华章,一幅宁绍山水风物画图”,成为绍兴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加大遗产保护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绍兴多角度、多形式讲好运河故事,大力开展大运河遗产研究宣传、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新推出诗集《运河船歌》、纪录片《浙东唐诗之路》、绍兴曲艺《越女颂》等一大批大运河主题文艺精品力作。利用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中国黄酒博物馆等展示场馆,举办各类非遗活动,促进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接下来,绍兴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和丰富运河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方法,让古老的运河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添砖加瓦。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