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今日绍兴

古城换了新衣裳

“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

发布日期:2023-02-06 08:4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青石板、红灯笼,一河两岸满是人家。咖啡馆、小酒馆、桌游馆,多种业态年轻丰富,臭豆腐、奶油小攀、醉蟹,传统美食焕发生机。这个春节假期,仓桥直街上留下了诸多游客的足迹,“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江南水乡”成为不少网友自发推介仓桥直街的宣传语,一张张照片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火出了圈。

让网友青睐的烟火气依赖于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仓桥直街作为绍兴古城精华区块,同青藤书屋、府山等片区一道,组成了“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并于近期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名单。

公元前490年范蠡受勾践之命筑子城,历经2500余年,现今的越子城样板区融越国遗迹、古越文化、城市格局于一体。2022年,越城“越子城”传统风貌区被正式命名,这离不开《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的顺利实施,也再度激活了绍兴古城保护利用的一池春水。

这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当属2020年启动的徐渭故里综合保护项目。遵循修旧如旧改造思路,青藤片区开展立面翻新、管线入地、截污纳管等整体提升工程,台门院落和老旧民居脱胎换骨,旧貌换了新颜。

在徐渭故居青藤书屋附近,徐渭艺术馆拔地而起,黑白线条勾勒的场馆犹如一幅水墨画,建筑时尚空灵、环境别致典雅,吸引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门口的青藤广场也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好去处。

“重点建筑打好基础,接下来就是对整个街区进行织补与整合。”越城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青藤片区内有不少典型的台门院落,常有游客好奇走进,“为了让游客感受到老台门的新活力,去年对辖区内的4个老台门进行先改先试。”越城区塔山街道青藤社区党委书记王雅平介绍,著名的台门党校和附近的青藤曹氏民居也在这次的“绣花”改造名单中。“院里的墙面上以前有不少管线,现在都进行了入地改造,还对居民数十年的堆积物进行了清理。”家住台门党校里的居民任月美对这些改造十分满意,“现在住着清爽得很。”

在弥补便民服务设施网络的基础上,老旧小区内还植入了多个小而美的口袋公园。走进作揖坊24号,一个崭新的口袋健身公园映入眼帘,14台健身器械深受附近居民欢迎,一到下午,不少老人都到这里活动筋骨。“越子城”通过对老旧“边角料”的改造,让古城提升颜值,让百姓感受便利。

与青藤片区相连的仓桥直街有着保存完好的台门,具有浓郁水乡风情,然而步行体验不佳,店铺经营困难,一度遭遇“成长的烦恼”。“去年,仓桥直街进行沿街改造,铺上石板、理平台阶。”王雅平说。“店面门口一平齐,客人们可以直接把电动自行车骑到门口,方便了不少。”“相马馆”店主相驰告诉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越城“越子城”传统风貌样板区建设还得到了数字化助力,2021年7月,绍兴古城保护利用信息展示系统建设完成,所有古城保护更新项目,都在该系统内进行全景展示、综合分析,实现对样板区风貌变迁、管线等多领域全天候管控,辅助城市天际线等规划决策。

从成功创建越城“越子城”传统风貌区,到“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越子城”以“历、久、弥、新”为总体思路,以“城市针灸”作为重构空间秩序的低干预手段,以“绣花”功夫实现人民生活品质与城乡风貌的提升,真正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


作者:(记者 赵婧赟)
信息来源: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