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教科卫体委、教育界发言(王 彩)
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社会发展关系最紧密的类型教育,应当成为培育乡村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但目前我市乡村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人才不足。为此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各区、县(市)应立足当地,强化特色,实施“一区一策”方案,创新模式推进校地结对帮扶,为乡村特色产业提供针对性指导。
精准定位育人,源头涵育乡村振兴人才。职业院校须因地制宜培养专业人才,实现涉农专业群与乡村振兴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优化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加快构建以人社部门为主导、职业院校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高素质农民培训机制。
完善产业链条,搭建乡村振兴产教融合平台。坚持产教与校村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快推进职业院校与农业龙头企业、地方共建产业学院、现代农业园区等,促进产校融合与实训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