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3月13日,绍兴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印发《绍兴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科普场馆资源服务“双减”实施方案》,通过发挥全市科普场馆的科普阵地作用,深入实施立足科普场馆提升“双减”服务、投放科普资源实现精准服务、联合社会力量多方合力服务,提升师资水平助力品质服务、打造网络平台推进全网服务等五大服务、共16条举措,推进全国科技场馆助力“双减”试点城市绍兴项目(全国仅6个城市),创新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实践,探索以我市科普场馆资源服务“双减”工作的模式,促进科学教育引导全市中小学确立价值航向与精神坐标。
一、实施“绍兴试点”,打造科教融合资源
去年11月,绍兴科技馆与中国科学技术馆签署全国科技场馆助力“双减”试点城市协议,与广东省深圳市、河南省郑州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山东省日照市、内蒙古兴安盟等6个城市联合开展试点城市工作。根据试点工作要求,绍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代表,探索利用科技文化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结合地区特色丰富社会资源通过科普途径开展服务“双减”的工作模式;组织科技文化场馆、科普教育基地与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开展合作,助力科技辅导员与科学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围绕科技馆体系,开发、征集100项具有绍兴特色的服务“双减”的科学教育资源;组织50场利用科技馆体系资源开展服务“双减”活动;组织开展本地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服务“双减”资源展示交流论坛,邀请优秀案例资源分享心得,形成经验成果、提炼机制模式。
二、突出科技馆平台,营造科学教育氛围
(一)创新推进“馆校结合”
绍兴科技馆新馆运行8年以来,利用自身科普资源优势,致力于构建校外与校内科学教育相衔接的有效机制,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新模式,打造16间科学教室,做好“馆中建校”,建立并运行绍兴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培育和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良好科学教育氛围,围绕中小学科学教材,开发科学课程,形成“课程超市”,已累计开发200多门科学实践课程,接待学校 200 余所,参与学生超20万人。绍兴科技馆“馆校结合”工作获浙江省科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写入浙江省科普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多跨协同助力“双减”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绍兴科技馆相继制定配套机制,推出科普研学、课后服务、线上课堂、科创活动、科普资源等十大科普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了科普助力“双减”活动体系。依托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策划实施“双减”之下全国科普场馆教育创新与发展论坛,探索 “双减”政策下科普场馆的教育职能实现路径,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理事长程东红、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等12位院士、专家作分享报告,500余人参加,线上49万人次收看。依托长三角科普场馆联盟,牵头打造首届长三角青少年科普盛典,整合科普资源、创编科学节目、融入前沿科技,展示长三角科普场馆风采和青少年科学才能,收看人数达210万人次,树立科普标杆。同时,努力推动地方科普文化力量提质升级,牵头成立绍兴市科技文化场馆联盟,与全市科技文化场馆、科技学会、高校等联合开展丰富的服务“双减”活动,致力于实现联盟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成果共享。
(三)着力打造活动品牌
依托“馆校结合”成果资源,和电视台合作开设《科学梦工场》电视栏目,每周日晚在绍兴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与浙江省科技馆合作、全省11个地市联动举办浙江省科学玩家比赛,以及省、市青少年科技春晚等活动。精选自研课程,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如科学嘉年华、科学快乐学、爱上科技馆。通过官网、微信、抖音等平台,推动科普教育资源下沉。依托科技课程、科学表演、科学实验等,培育开展品牌活动,定制线上教育活动,组建线上科普工作团队,坚持推送原创科普节目,推出微信栏目606期,抖音作品743件。录制云课堂40期,制作成学习资源包,分发给学校,扩大服务面。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优秀时代新人
围绕“让科学家精神看得见、摸得着、在身边”的目标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根脉。建设科学家群落和科学家精神大道,与绍兴文理学院联合成立绍兴市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心,研究、挖掘、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全市成功创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
绍兴科技馆与张弥曼院士签约成立了全国科技馆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结合85位绍兴籍院士的丰富资源,精心打造“绍兴籍院士展区”,厚植科学文化沃土,打造弘扬科学家精神展示窗口,以科学性、互动性和探究性为展示特点,构建“像科学家一样成长”的科学教育体系,开发科学家精神课程和科普剧,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绍兴科技馆被评为浙江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四、融合科普场馆,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出台《绍兴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科普场馆资源服务“双减”实施方案》,接下来我们将围绕教育“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发挥全市科普场馆科学教育作用,以绍兴科技馆为科普主阵地,联合全市科技文化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力量,组织实施全国科技场馆助力“双减”试点城市绍兴项目,探索以我市科普场馆资源服务“双减”工作的模式,打造一批特色科普活动,汇聚一批优质科普资源,培养一批优秀科普人才,引领一批典型科普教育基地,全面助推“双减”工作。
(一)开展“双进”服务“双减”活动
全市科技文化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寒假、暑假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其它节假日、周末、课后一小时主题教育活动,共200场。组织中小学校,到科技文化场馆、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50次,主要包含科技课程、科迷课堂、科普电影、科普讲座、展厅探索、科学表演等。
(二)丰富活动形式普及科学家精神教育
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举办“双减”之下全国科普场馆科学家精神教育论坛,邀请院士、科学家、科学教育领袖等重要人物作主旨报告,深入探讨科普场馆的教育职能和实现路径,促进科普场馆资源与教育体系的融合,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创新发展。打造科学家精神展区,开发、征集、遴选、展示科学家精神课程和科普剧,研讨科学家精神培育与馆校结合创新实践,以长三角地区的示范为目标,在推动教育“双减”中实现科学教育的加法,助力终身学习社会的构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开发、征集优秀科学教育资源
组织科技辅导员与科学教师开展联合教研,研究开发科学教育或场馆研学类课程资源,围绕项目式学习研发不少于10项课程。围绕科技馆体系,开发、征集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双减”的科学教育资源,从科技课程教案、教育活动资源包、表演和实验、脚本和剧本、科普视频等方面征集100项优秀教育资源。
(四)打造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
打造“科学达人”、“科学玩家”等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开展全市校园“科学达人”活动,积极动员、广泛组织全市中小学校,以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结合学校科技节校级选拔优秀项目参加区县级赛事,最后开展市级决赛。组织全省科学方面爱好和特长的中小学生参与,通过全省11个地市选拔推荐、复评,共遴选出30个项目参加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