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其他部门和单位 > 市科协 > 部门信息

绍兴市科协2023年人才工作要点

发布日期:2023-04-28 17:22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推动绍兴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助推三个“一号工程”高质量落实。市科协聚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根据《浙江省科协2023年人才工作要点》《2023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和《绍兴市科协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科技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相关文件精神,制定《绍兴市科协2023年人才工作要点》。


绍兴市科协2023年人才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科协系统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教育科技人才贯通发展的时代规律,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加强科技人才服务网络布局,为绍兴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全力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的市域范例,助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贡献力量。

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1.加强思想引领和理论武装。把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人才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采取主题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学习“八八战略”相关理论著作,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好地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完善学会党组织建设,提升学会的政治引领力。(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学会部,各区、县(市)科协)

2.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市科协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科协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谋划,建设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发挥科技人才作用,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建立健全科协系统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聚焦人才的牵引机制。强化系统思维,加强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服务重大决策部署。(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机关党委、办公室,各区、县(市)科协)

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强大精神动力

3.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充分挖掘绍籍科学家故(旧)居资源,着力打造能系统呈现、全面展示、互动体验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加强作品创作和创意展示,编印出版弘扬绍籍科学家精神书籍,开展弘扬竺可桢科学家精神剧目排演。申报创建各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打造弘扬科学家精神高地,开展科学家精神学习教育活动。(责任单位:科普部、市科技馆,各区、县(市)科协)

4.打造优质科研环境。创新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加大对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开展市领导慰问绍兴科技工作者活动,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获得感、荣誉感。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县创建,鼓励企业、学校展厅建设科普基地,打造全域科普大环境。提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到2023年底,全争取达到16.5%以上。(责任单位:办公室、科普部、学会部、科技人才部、服务中心,各区、县(市)科协)

三、坚持多向引才,创新招才引智模式

5.拓展海外引才渠道。加强与国际组织、海外科技社团的联系沟通,深化与SAMPE(国际先进材料与制造工程学会)的有效合作,有力开拓引才渠道、大力举荐海外人才。深挖科技人才资源渠道单位资源,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向人才部门及用人单位推荐海内外博士及以上科技人才,并协助做好国家级、省级人才计划申报工作。支持和鼓励市级学会、在绍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开展对外科技人文交流。(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学会部、服务中心,各区、县(市)科协)

6.深化海智载体建设。全面提升海智工作基地质量,优化海智网络布局,积极发挥浙江(绍兴)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和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国际引才聚智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来华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创建。探索建设海智国际研发社区,推动成果转化,服务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探索建设绍兴海归创业联合体,推动创新策源,助力经济转型升级。(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服务中心,柯桥区科协、诸暨市科协)

四、坚持系统育才,创新人才成长路径

7.做优人才培养服务。常态化做好人才培育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推动科技人才培养重心前移,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台架梯。举办全市中青年科技骨干培训班。面向基层一线高层次人才和科技工作者组织人才疗休养活动。加强对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的联系指导。连同团市委成立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协同市人社局设立综合领域青年拔尖人才遴选平台,形成部门合力推动青年科技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对优秀基层科技工作者选树,开展“科技先锋岗”争创活动,持续举荐科技人才参评各类奖项。(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学会部、服务中心,各区、县(市)科协)

8.培育后备科技人才。围绕“双减”工作需求,开展服务“双减”活动,组织科技教师专题培训。持续做好浙江省科学玩家青少年科学才能挑战赛、绍兴市校园科学达人大赛等品牌活动,助力提升后备科技人才综合素养。(责任单位:科普部、市科技馆,各区、县(市)科协)

五、坚持平台聚才,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9.做强以会聚才。举办2023世界女科学家大会、2023国际先进制造青年科学家大会、创新深化与人类健康2023国际高峰论坛、科创中国·创新设计智汇绍兴等产才融合发展的高规格会议,加强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链,在开放合作中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服务中心,各区、县(市)科协)

10.做实高能聚智。大力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助力完善“院士团队+产业集群+配套基金+平台支撑+生态赋能”发展模式。推动“浙江院士之家”改造升级、提能提质,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学会服务站建设管理办法,统筹推进“一家三站”布局建设,持续提升人才磁吸效应。落实院士专家联系服务工作机制,继续组织院士专家绍兴行,开展“‘院’聚越台赢未来—院士专家面对面”,办好院士专家发展促进会,持续放大品牌效应。(责任单位:服务中心,各区、县(市)科协)

六、坚持科学用才,提升人才驱动效能

11.强化助企服务。聚力服务“4151”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持续开展“百名专家进百企”、“千博助千企”等活动,充分发挥智慧集聚、服务产业作用。完善基层学会功能,充分发挥学会联合体作用。加强企业、高校、共建研究院等科协组织建设,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组织建设纵深推进,实现服务发展与组织建设“双覆盖”。(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学会部、服务中心,各区、县(市)科协)

12.加强智库建设。坚持问题牵引、需求导向,完善生命健康、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纺织等专家智库,开展智库活动,发挥智库作用。加强与国内外顶尖专家交流,通过开展人才引育留用、产才融合发展、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等调研课题,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责任单位:科技人才部、学会部)


信息来源:市科协人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