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5月17日,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厅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李锐带领厅党组成员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来到绍兴,开启“循迹溯源”现场学,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水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推动主题教育在水利系统走深走实。
本次厅党组带头现场学以“水资源配置”为主题,是省水利厅全面落实省委抓深做实“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厅系统“循迹溯源”现场学系列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7日下午,厅党组一行来到浙东引水工程的枢纽工程——曹娥江大闸。浙东引水工程是一个集供水、防洪、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实现了浙东水网重构,在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改善、水灾害防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工程通水10年累计调水50亿方,惠及杭州、宁波、绍兴、舟山4个市、18个县(市、区)、1750万人口。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了浙东引水工程,并于2005年12月参加了曹娥江大闸开工仪式。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大家参观了集控楼、陈列馆等,听取时任曹娥江大闸建设管委会总工林军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实地踏勘曹娥江大闸闸址和参加工程奠基仪式的情景,并现场追溯了工程建设历史。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议,充分领略了浙东引水工程的巨大效益,实地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思想伟力。
参观结束后,李锐在曹娥江流域中心主持召开研讨交流会。厅领导杨炯、范波芹、黄黎明、张日向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分别交流分享学习感悟,进一步提振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意志。省钱塘江流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周红卫,省水利信息宣传中心主任邢云,厅计划处处长许江南分别围绕浙东引水工程谋划建设及运行成效、浙江水网规划设计、推进浙江水网建设等主题作交流发言。
李锐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家国情怀、江河情怀,把治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远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调研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发展节水产业。这一重要指示,为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明了行动方向和重要遵循。
他强调,水利干部职工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汲取力量,通过主题教育学思想促践行,主动思考、主动推动,主动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浙江水网建设成为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新样板。要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调查研究,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以“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和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信心、敢于斗争、勇于担当,通过学思想来促践行、抓落实,攻坚克难着力打造标志性成果,加快推动浙江水网落地见效,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两个先行”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延发,水利局局长齐方良,水利局其他局领导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