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区2023年度第一季度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排名出炉,位居全省前列。打开浙里营商数字化平台,纳税、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办理建筑许可等指标一目了然,一组组数据让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直观展现。
“系统常态化监测营商环境的各项指标数据,从事后评估改为事中监控。100多项具体指标量化后,让营商体验变得‘有感’。”区发改局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阮泽伟告诉记者,整个数据从各类办事系统中导出,并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过程不涉及问卷等方式,因而市场主体基本“无感”。
企业需要什么?工作是否到位?市场主体感受如何?“无感监测”的背后是职能部门的“有感努力”。落户于绍兴滨海新区的浙江浩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仅用20天时间就取得了用地证、工规证、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等审批结果文书,实现“拿地即开工”。“事无巨细,样样办妥!”公司副总经理孙其海由衷赞叹。大到规划设计修改,小到一根电线杆的移动,纷繁复杂的工作量依托的是不断完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体系,为审批服务和要素保障开辟绿色通道,也让落户企业有了更多信赖感。
“施工项目外地企业中标率、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都是越城区‘无感监测’的优势指标。”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产权交易管理科科长沈鑫祥介绍,就在不久前,中心与河南省新郑市联合进行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成为绍兴首个跨省合作评标项目。两地评标专家在线同步评审、实时交流、在线打分、线上签名,全程电子留痕,确保评标过程可溯可查。评标工作从“跨市域”向“跨省域”转变,既是中心自我加压、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使各省优质评标专家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项目评标的效率和透明度。借助数字化平台,中心已实现招标文件备案、书面情况报告备案等事项“一网通办”,为交易主体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截至今年5月底,累计受理备案事项177件,网办率达到100%。
便捷服务是“无感监测”的基本指标,而增值服务则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靶点。今年3月,越城区推出“含金量”十足的“1+9+3”政策体系,谋划了340亿元“大红包”,即10亿元的政策包、30亿元的留抵退税和300亿元的产业基金,赋能企业茁壮成长。“真金白银的政策福利是最货真价实的获得感,让我们坚定了办好复合型实体书店的决心。”绍兴逸泊图书有限责任公司半城书店店长李苏表示,近年来实体书店客流大幅下降,企业经营压力巨大。3月获得的26.25万元补助资金,不仅为书店探索经营新模式提供物质保障,更让诸多从业者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在“无感监测”之下,监管服务模式也有了新升级。今年,越城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协调综合执法、卫健等17个监管执法部门,将29项联合检查事项全面纳入双随机监管,实现掌上执法占比、到期按时完成率、事件处置率等多项指标均达100%。同时,在双随机监管中嵌入信用风险管理,依托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对全区市场主体按信用风险状况由低到高自动划分四类,对有不良信用记录、风险高的企业加大抽查力度,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调整企业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截至目前,全区对低风险企业的抽查几率控制在3%以下,“无事不扰率”达到了100%。“‘无感监测’的最大目的就是减少干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这个干扰既包括对数据的人为干扰,也包括对市场主体的干扰。机制完善和数智赋能,推动监管向源头化解和事前防范转变。
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政策有力度……一连串举措,是越城全力答好营商环境“考卷”的有力佐证。下阶段,越城区将根据“无感监测”评价指标,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监督管理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优“越”度,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