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办理施工许可时间,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也是拉动城市经济的强引擎。曾经,为了拿到新建工程的“出生纸”,越城企业需要提交各类繁杂材料,不仅耗时长、办事慢,企业在各部门间多头跑、来回跑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如今,情况大不相同。近年来,越城区、滨海新区以“首位度营商环境改革”为指引,全面实施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创新举措。项目从签约、拿地、开工、建设、竣工,到投产、达产,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牵头单位,助推产业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同时,还成立要素保障、拿地开工、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三大攻坚组,与招商、投资服务等部门协同,全程指导企业做好工业项目审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后,各部门协同配合,做到优先审批、容缺受理,串联作并联,项目审批大大提速。
浙江浩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智能电气控制系统研发、设计、制造和装配的科技型企业。今年,企业新落地的年产5000套数字化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项目(一期)项目仅用20天便实现了“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刷新了越城区拿地开工新纪录。
“来之前完全没想到!一般来说从拿地到开工起码也要3到6个月的时间,20天真是出乎意料,没有他们肯定没这么快办下来。”据企业副总经理孙其海回忆,仅在拿地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来自滨海新区管委会的一张清单,上面明确了“四证”办理所需材料、审批流程、事项负责人等,甚至细化到了办公室门牌号。按照清单指引,孙其海迅速将任务布置下去,分列出50余条具体事项。而在管委会这头,各审批科室、各个环节同时起跑,通过内部联动、数据共享,科学有序地利用各环节交叉并行方式加快项目进度……
早一天建设早一天投产,早一天销售早一天盈利。作为越城区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120个产业项目之一,艾可泰科干细胞产业项目也曾受开工进度缓慢之困。
“当时该公司有一些审批材料没有准备到位,我们很担心银行审核时间长,错过最佳办证时间点,延误工期。”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得知企业诉求后,滨海新区投资服务中心的代办员第一时间介入协调,启动“企业承诺、容缺受理”机制。随即,投资服务中心联动规划建设、质安监等审批部门顺利解决了审批资料时间差问题,以最快速度为企业颁发了施工许可证。通过这条及时开启的“绿色通道”,艾可泰科项目成功于5月12日正式开工,跑出了建设加速度。
得益于越城区的聚焦企业所难,精准制定政策服务体系,一个又一个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正在这片热土之上不断上演。宜通华盛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总部迁入,并投产运行。越宫钢构装配式建筑项目实现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投资百亿的比亚迪功率半导体项目实现签约后89天“拿地即开工”……
“在我们看来,只要能帮助企业发展得好,付出都是值得的。”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将确保50%以上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也是越城区抢抓产业项目落地、开工、竣工投产的拼搏之年。截至5月底,越城区已开工111个政府(国有企业)投资实施类项目,开工率达53.4%,较2022年同期增长5.1%。接下来,越城区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营造引项目、抓项目、推项目的浓厚氛围,以实绩实效谱写“幸福越城”高质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