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滨海新区这片热土上,处处涌动着创新创业热潮。今年一季度越城区GDP同比增长6.8%,居全市第二位;滨海新区GDP同比增长7.5%,居全省七大新区首位。越城区被评为2022年度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优秀单位,荣获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越城区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均入选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415X”产业集群核心区创建名单,创建数列全省第一……
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是越城区、滨海新区全力攻坚营商环境争先创优的生动注脚。围绕三个“一号工程”,该区全面吹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冲锋号”,着力优环境、激活力、稳经济,以“金牌”政务服务、“硬核”要素保障,朝着“首位立区 幸福越城”目标前进,奋力打造具有越城辨识度的优质营商环境。
办事有速度
“快,真快!仅用20天时间就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审批效率太高了!”浙江浩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工地上桩机耸立、机声隆隆,该公司副总经理孙其海回想起几个月前的项目审批过程,仍很是激动。
落户滨海新区的浩克智能装备是一家数字化智能装备企业,一期项目用地110亩,计划投资6亿元。孙其海表示,得益于项目较早启动建设,今年年底项目就能结顶,计划明年年底竣工。
近年来,越城区、滨海新区以重大项目为抓手锻造“内力”,今年又提出了项目招引“5063”目标,即招引50个5亿元项目、6个50亿元项目、3个100亿元项目,招引项目体量前所未有。
为保障这些“俊鸟”顺利“安家落户”,越城区、滨海新区以“首位度营商环境改革”为指引,全面实施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创新举措,项目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解决问题的牵头单位,为企业成长全流程保驾护航。今年,全区共有120个产业项目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一季度已新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813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
越城区、滨海新区还实施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新措施,实施工业用地项目“带方案出让”,审批时间由原先的6个月压缩至1个月甚至10个工作日内,以项目建设加速度刷新城市发展新高度,中芯集成、长电绍兴、比亚迪等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实现“拿地即开工”。
服务有温度
打开浙里营商数字化平台,纳税、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办理建筑许可等一目了然,一组组数据让越城区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直观展现。据悉,越城区今年一季度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数排名位居全省前列。
指数领跑的背后,离不开暖心服务的支撑。开关站是生产用电的刚需,也是重要的产业配套,眼下,在滨海新区的中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周边,两座电力开关站正在忙碌地建设。“为保障企业的生产用电,滨海新区共计划建设56座开关站,目前已有5个启动建设,预计4~5个月内完工,可以满足未来10年的产业需求。”滨海新区有关人士表示。
齐全的生活配套设施,更如春风细雨润无声,为企业留人注入了强心剂。拥有中芯集成、长电绍兴、豪威科技三大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的越城区皋埠街道,以往寂寥的田畈变成了大片崭新厂房,居民区边上建起了商业综合体鲸银城,还新建了两个幼儿园。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是一家省级公立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由省人民医院运营,今年就能投入使用。镡德敏是绍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东园)的运营经理,在皋埠工作已超过三年,他回忆自己刚来这里时,鲸银城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空地,现在完全大变样,生活也因此便利了许多。
政策有力度
日前,在位于越城区洋泾湖科创园的施塔希(绍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内,科研人员正忙着研发一款新的生物降解产品。前不久,该公司因满足惠企政策中的相关人才政策,获得了300万元的扶持资金,公司将这笔资金又用在了新产品的研发上。
聚焦企业需要破解的痛点、难点、堵点,越城区、滨海新区围绕一个高质量发展集成政策、九大领域专项政策、三大产业基金,出台了“1+9+3”一揽子涉企扶持政策,“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越城区各部门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组织多轮企业家座谈会,坚持回应企业诉求不过夜、协调企业事宜不过周、兑现企业政策不过月。截至6月12日,该区共计兑现资金7.27亿元,已完成市定全年目标的95.54%。
越城区、滨海新区还推出了贷款贴息、创投奖励、创业发展资助等一系列精准的帮扶政策,最近三年已落实人才创业政策资金超1.5亿元。如出台了扶持、激励青年创客政策,打造绍兴“古城青年创客”项目,每年拿出1500万元奖励资金,并给予房租奖励,吸引更多的青年来古城创业立业。
越城区商务局出台《越城区鼓励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实施细则》,深化实施“百团千企”拓市场系列行动。越城区法院发布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服务保障企业发展十二条措施。越城区公安分局构建“随时随地办”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容缺和预约服务,陆续在本地上市公司、驰名商标企业、产值10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建立警企联络站(室)40家……为推动当地产业集群发展,越城区、滨海新区各部门纷纷出台针对性政策,助力营商环境沃土加速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