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区(县、市)之窗 > 越城区

产业高地:大平台蓄积澎湃动能

发布日期:2023-07-06 10:04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7月4日上午,在全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结束后,我市举行全市“图强争先”重点项目开竣工活动,进一步释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强烈信号。

“越城区滨海新区参加本次开竣工项目共33个,总投资405亿元。”在滨海新区电子信息基地项目开工现场,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越城区委书记徐军报告越城区滨海新区重点项目开竣工情况。

全市总投资1102.7亿元,越城区滨海新区总投资405亿元,接近4成的占比,不仅显示出越城区滨海新区项目的质量和体量,更反映了区域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强劲的发展动能。

能级“高”

“大好高”项目不断落地开花

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万亩千亿”平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翻开越城区滨海新区入选获评的各类名单,会感叹于两区拥有的重要平台之多、级别之高。

在高能级平台的加持下,越城区滨海新区有了打造“顶配版”产业的底气和实力,才有勇气做好“腾笼换鸟”后半篇文章,从而加快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布片”向“芯片”的跨越。

作为全省首批7个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之一,今年以来,滨海新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制造强区之路,推出了一系列集成性政策和牵引性项目。1至5月,新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1287.4亿元。

位于滨海新区沥海街道的兴湾精准医学产业园,是省重大产业项目和省市县长项目,也是绍兴科创走廊“百项千亿”重点项目之一。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总用地面积500亩,分三期建设。

随着兴湾精准医学产业园(一期)7号楼的顺利竣工验收,标志着产业园整个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

“一期总投资8.3亿元,用地166亩,总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定位招引免疫细胞、干细胞、疾病早诊早治、核酸和蛋白药物、AI医疗、中医药现代化创新技术和产品研发企业。”产业园项目总经理李晓鹏介绍,目前园区内已签约入驻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生命科学分中心、浙江迅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企业。

栽好梧桐树,方有金凤凰。今年以来,越城区滨海新区在省“千项万亿”项目(第一批)、省重大产业项目等省级重点项目上项目数均位列全市前列。“这是越城区滨海新区坚持重塑产业体系,高举高打,不断引进‘大好高’项目的最佳证明。”滨海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链“长”

打造独特竞争优势

在位于皋埠街道的盛吉盛精密制造(绍兴)有限公司二期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作业,火热的天气也不能放慢他们的脚步。“当前,二期项目的主体建筑结构均已完工,预计今年年底一号车间能完成部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盛吉盛精密制造(绍兴)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刘少英告诉记者。

盛吉盛精密制造(绍兴)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是由中芯国际牵头成立的盛吉盛半导体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级石英等材料的关键零部件精密加工业务,其现阶段重点研发攻克的12寸保温桶系列半导体制品解决了国内集成电路高端石英零部件“卡脖子”核心问题,也是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的重点项目。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目前,项目一期产能达到1万件/年,主要为国内领先集成电路相关企业与知名设备供应商送样验证并获得批量订单。二期项目生产基地计划于2024年投产,满产产能可达到6万件/年高端石英制品部件,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本土化半导体级的石英制品生产基地。“企业将全力推进集成电路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应用,期待在越城有更好的发展,为本地集成电路产业链发挥积极作用。”刘少英说。

2018年3月,中芯国际绍兴基地项目签约落地越城,标志着越城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开启新征程。短短5年时间,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后来居上、异军突起,取得了良好开局。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个高技术、高资本、高智力的国家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都在举全省之力竞相培育发展,但同质化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突出。

为此,越城区滨海新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差异化竞争,立足中芯、长电这两个行业细分领域“龙头”,持续强链补链,目前已经集聚上下游企业将近100家,开辟设计、制造、封测到应用的区域IDM模式,扎实嵌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全球产业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在项目招引中,滨海新区招商服务二局等部门借势借力大力度推动绍兴中芯系列、卫蓝新能源、豪威微显示产业化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高质量集聚,并利用中芯集成、厚雪资本产业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芯供应链战略合作协同效应,加大中芯供应链项目招引。

与此同时,以“泛半导体+”产业为主体的“绍芯谷”,将快速承接绍兴集成电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红利,连接起上游材料设备到下游智能终端领域。

眼下,占地面积达695亩,规划未来5至10年内预计完成投资560亿元的滨海新区电子信息基地项目也正式开工。项目整体实施后,与已有的集成电路晶圆制造项目构建集8英寸和12英寸整合全流程的芯片和模组代工服务平台,形成“千亩千亿”产业规模,为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成色“新”

开辟产业新赛道

稽山鉴水间,掩映着一座座现代工厂、一片片现代产业园区。它们汇聚成越城制造业的澎湃动能,也决定着越城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成色。

近年来,越城区坚持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快塑造数字经济新生态,产业先发优势明显,在浙江第一批制造业重大项目计划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入选项目数和投资额均位列全省第一。

数字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不可否认,汽车赛道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当下的“香饽饽”产业。随着汽车产业变革发展进程加快,汽车核心技术逐步从动力系统技术转变为芯片技术。

对于越城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越城,汽车芯片产业发展可谓基础雄厚。中芯集成已拥有种类完整、技术先进的车规级研发及量产平台,是国内目前具有较大规模的车规级芯片和模组制造平台之一。规划生产新能源汽车用智能热管理模块生产的三花滨海产业园一至三期已经陆续建成投产,目前正在加速生产。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功率半导体项目也计划于明年底正式投产,将有效带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集群发展。

无独有偶,不久前绍兴数智产业园也正式落地越城,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加快打造区域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加快实现数字经济产业能级跃升。

绍兴数智产业园是越城区、滨海新区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合作的标杆示范项目,总投资达100亿元。园区将按照“一园三中心”模式,以数智产业园为主体,建设投用孵化、飞地、创投三大中心,首批入驻营运浪潮信息、图安世纪、讯飞幻境等11家企业。

不难看出,未来越城区滨海新区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加大新兴产业布局、积极开辟产业新赛道,全力推动越城区滨海新区建设成为全链协同产业高地。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