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第二季度市级部门(单位)和区、县(市)“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实绩比拼活动中,市科协当选为实绩比拼先进单位。全市4个市级部门(单位)和1个区、县(市)当选为实绩比拼先锋单位,9个市级部门(单位)和1个区、县(市)当选为实绩比拼先进单位。
(8月7日《绍兴日报》第4版)
聚焦“五个科协”
勇闯科创赋能发展新路子
今年以来,市科协全面深化“五个科协”建设,跑出加速度,干出新风采,推动科协工作“一域争先”,助力绍兴发展“全域添彩”。6月13日,市委书记温暖对科协工作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工作取得的成绩。
一是坚持政治立魂,以党建统领为总牵引,锻造“红色科协”新高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突出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双建争先”,开展以“实干争先·奋进有我”为主题的“五比五看五争”活动,抓好“不忘初心严纪律 凝心聚力树新风”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擦亮“四为服务”党建服务品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国家、省、市三级联创,推进科学家群落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基地4家,位居全省第一。组建绍兴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推进市科学家精神研究中心建设,开展以科技工作者、学生教师等群体为主的“我眼中的科学家”作品创作活动,编印出版《绍兴科学家精神故事(一)》书籍,创作《科学之光——此生问天唯求是》话剧。
绍兴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立仪式
二是强化“双轮驱动”,以高端引智为主战场,打造“实干科协”新标杆
积极争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完善“院士团队+产业集群+配套基金+平台支撑+生态赋能”发展模式,深化“‘院’聚越台赢未来——院士专家面对面”品牌活动。全面推进“一家三站”平台体系创新发展,新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博士创新站32家,人民网、新华网等40余家主流媒体对我市科技创新赋能发展做法进行宣传推广。开展海外引才布局,建立德国引才工作站,绍兴海智基地获评全国“优秀”,并列入首批“浙江海外科技工作者之家”试点,推荐博士及以上海外科技人才90余名。搭建科技人才交流载体,举办2023国际先进制造青年科学家大会、第十四届亚洲色彩论坛、科创中国·创新设计智汇绍兴和2023第五届检验医学人才交流大会等活动,亚洲色彩论坛会址永久落户绍兴。
第十四届亚洲色彩论坛在绍兴举行
三是突出人民中心,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展现“为民科协”新担当
出台科协服务三个“一号工程”十条举措,开展服务助推新时代“千万工程”行动,组织百名专家进百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70余场次,全面推进“会企”合作帮扶、学会组团式帮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千万乡村”。 组建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行业专家智库,助力产业科技创新。优化科普阵地布局,新建市级科普教育基地38家,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绍兴巡回科普报告64场,惠及受众25万人次。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和科普助力“双减”专项行动,累计培训老年人应用智能手机36万余人次,参与“双减”活动268万余人次。在浙江省第三届科普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中,绍兴代表队选手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绍兴巡回科普报告
四是立足整体智治,以数字化改革为硬抓手,开创“数智科协”新局面
优化推广“科普数字电子地图”实际应用,完善“青少年科技教育平台”应用场景和优化线上科普资源,数智科技馆方案作为新建项目获批。组织承办浙江省第三届科普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联动举办浙江第六届“科学玩家”青少年科学才能挑战赛,新浪和百度直播间对盛况进行实时直播。依托“绍兴科普云”,优化完善展示栏目,提供VR展览,更新推出绍兴市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数字地图,形成“云上群落”,为市民提供线上云游渠道。开展抖音直播、线下科技实践活动、科迷小课堂、魔力科学秀、光影科学等主题活动近200场次。
绍兴科普云
五是坚持定位使命,以聚势谋远为发力点,塑造“品牌科协”新形象
成功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市科协领导班子,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全市科协工作。制定学会标准化建设评价实施办法,推进清廉学会建设,激发学会内在活力。举办全市中青年科技骨干培训班,组织开展纪念“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暨庆祝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自主策划举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科技工作者风采展。全力推进“科创中国”浙江样板间绍兴全域化精品化建设,持续推进滨海新区、柯桥区和新昌县省级创新基地、试点区和试点县建设。大力加强“科普中国”绍兴区域化特色化建设,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全力推进全国科技场馆助力“双减”试点城市绍兴项目,深化馆校结合品牌。积极争取科学家故事走进中小学工作试点,竺可桢中学、建功中学作为试点学校代表参加省科协授牌仪式,推出“我与科学家面对面”品牌活动。
全国科技场馆助力“双减”试点城市(绍兴)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