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区(县、市)之窗 > 越城区

村村有田长 田田有人护

发布日期:2023-08-14 08:05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前不久,孙端街道榆林村“田长”在巡查耕地时发现,有农民在田里搭建小房子,以便放置农具,当即把问题反映给街道国土所。街道经过核实后,告知该农户违反耕地保护原则,要求对方停止继续动工,并且恢复耕地。今年以来,通过“田长制”,孙端街道已经上报并处理问题10多件。

像这样的“田长”,目前越城区已经有300多名,他们在巡查中一旦发现非法占用、破坏耕地等违法行为,会立即上报。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守护好每一块耕地。

越城区2019年开始试点“田长制”,该项工作还荣获当年度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为全市相关工作提供了样板。为建立层层抓落实的耕地保护机制,越城区的田长分区、镇(街)、村三级,区级和镇(街)级由相关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担任,村级则由村委书记担任,还引进了一批村级巡查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监管网络。目前共设立区级田长4名,镇级田长59名,村级田长258名,村级巡查员421名,做到村村有田长、田田有人护。

在推行“田长制”基础上,越城区 不断深化推进“耕地智保”应用场景建设 ,通过高位视频监控、人工智能识别算法,运用“技防+人防”的工作机制,拓宽了问题发现渠道,实现耕地违法“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闭环管理,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田长制智慧管理系统。

去年以来,斗门街道贯彻落实 史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设立了田长制专职办公室,设置了以街道主要领导带队的镇级田长4 名,村级田长15名,村级巡查员21名,明确工作职责,网格化精细管理。并且通过“耕地智保”数字平台,街道15个村居设置了32个巡查打卡点,实现巡查范围的全覆盖,确保了耕地“非农化”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

接下来,越城区将总结“田长制”工作经验,并探索运用多种路径,让耕地保护工作更精确、更及时,将违法占地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督促指导田长和巡查员及时落实发现问题的核实处置工作,提高处置效率。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