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1029/2023-244077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公开日期: | 2023-07-17 |
主办单位: |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陈宇宾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68号《关于加快打造越东虞西片区 彰显网络大城市“稽山鉴水”气质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自2022年网络大城市建设全面铺开以来,我们不断深化片区开发、做实基本单元、提升廊道能级、加密网络联系,各项行动紧锣密鼓、快马加鞭,工作开展如火如荼、有声有色。对于越东虞西“四街两镇”,我们在网络大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主要做好做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生态风貌打造上。一是加快建设富盛—陶堰县域城乡风貌样板区。作为代表稽山鉴水风情的精华地区,样板区立足保护生态环境、挖掘文化特色、促进绿色发展、整合空间资源、促进设施共享的方针指导,打造水乡老街、湿地田园、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山林茶园等五韵风貌,通过“最美公路”串联富盛、陶堰沿线各个节点,打造美丽田园乡村文化旅游金名片。二是加快建设皋埠—富盛“芯城茶谷”县域风貌区。以“科创”为核心动力,以宋韵茶乡为文脉基础,规划以名胜、芯城、诗韵、茶陵以及秘境为主题的五个风貌区,着力完善文旅产品配套、优化公共服务设施、保障慢行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越东水乡,建设景观优美、产业强劲、文化深厚的城乡融合共富带的绝佳样板。三是推进具有绍兴诗画江南韵味的幸福河湖建设。以越城区、上虞区推进幸福河湖省级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持续修护河湖生态安全底色,增强河湖绿色发展特色。融合共富基本单元创建,推进水文化驿站、亲水便民设施及休闲景观节点建设,把河湖两岸建成活力浪漫、绿色生态、舒适便捷、共建共享的“美丽+”滨水公共开放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亲水、休憩、建设、康养等美好生活需求。
二、在产业平台打造上。助推创新主体培育,组织企业申报浙江制造精品、国家单项冠军企业品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省级和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省级和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开展创新设计、技术研发,着力提升工业设计对传统制造业的支撑带动作用,提升产业价值链、服务链。高起点规划建设东鉴湖科技城,定制塔尖科创、青科创业、企业共荣、产融服务四大创新引领型场景和名士之家、越韵水乡、复合街区、公园城区四大品质服务型场景。结合浙东古运河沿岸景观等工程建设,打造文创元宇宙;围绕贺家池,打造东鉴湖科学城核心启动区,形成“科学装置聚能岛+高校大院创新岛+大企总部研发岛+创新创业转化岛+未来智慧服务岛”五大主题科创聚落;围绕东鉴湖,结合东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和陶堰湿地风情小镇建设,植入科创功能和科技元素,打造陶堰人文智慧谷。
三、在乡村场景打造上。一是倡导片区组团发展。坚持以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多个行政村片区化打造、组团式建设,通过区域发展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公共服务一体共享、场景项目一体建设,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联动共赢的格局。鼓励创新探索跨地域的多村联建、跨空间的未来乡村和未来社区联建等方式,促进未来乡村协同发展、借力发展、共享发展。二是开展镇街全域建设。有序推进乡镇(街道)全域未来乡村建设,2023年重点开展6个乡镇(街道)全域试点,每个区、县(市)各一个,先行探索全域未来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如陶堰街道作为越城区推出建设的第一个全域建设镇,探索以东鉴湖为依托,以水上游线串联镇域村庄文旅发展模式。三是打造有辨识度的乡村。继续推行乡村建设“微改造、精提升”,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微观感受入手,坚持细节打造,以“绣花”功夫,营造深具绍兴韵味的“小而微、精而美”的微小景观和乡村风貌。根据村庄“家底”特色,策划在地化品牌主题,打造有辨识度的村庄。如孙端街道安桥头村充分利用“鲁迅外婆家”IP,紧抓“故乡的故乡”主题系统推进村运营及规划,打造成为鲁迅文学场景打卡地、艺术乡村诗意栖居地与田园童趣体验目的地。
四、在文化走廊打造上。推动绍兴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提级扩能。一是积极培育诗路文化生态圈。以绍兴古城文创园区为核心,整合上虞等诗路资源,形成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动漫、演艺、影视、设计、民间工艺为延伸,集业态创新和文创开发于一体的全方位、高层次、多功能的文化产业新体系。二是做强相关文化旅游度假区。以会稽山、鉴湖、上虞曹娥江等文旅度假区为平台,优化产业布局,积极推进“文化+”战略,形成文化性、主题性、生态性、康养性等于一体的集聚型文化旅游度假区。会稽山旅游度假区打造稽山鉴水样板区,打造“稽山鉴水、文旅互动”品牌,开发曹娥江、运河、古城镜湖等3条精品游线。三是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工程。充分发挥市产业基金引领撬动作用,吸收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实施一批事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战略性项目。大力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成长性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高能级大项目落地见效。126个项目列入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到2025年,预计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600亿元以上。
五、在交通网络打造上。围绕越东虞西综合交通线网提升,加快杭台高铁及上虞南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杭州湾环线高速增设孙端互通工程、G329国道(孙曹公路)、群贤路等一大批综合交通项目建设,促进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谋划推进104国道东湖至蒿坝段工程,规划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并设置接上虞南站的连接线一条,进一步提升越东虞西到高铁上虞南站的便捷度。同时,该区域的省道及一批农村公路,与水上运输大通道杭甬运河一起,将提升越东虞西“四街两镇”区域的对外联系,提高南北通道等级和乡镇互联互通水平。
六、在协同一体开发上。深化研究编制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重要城市边界融合节点要求,启动开展越东虞西“四街两镇”区域(包括陶堰—富盛—东关、孙端—道墟2个城市边界融合节点)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彰显越东虞西区域的“稽山鉴水”气质。创建协同联动机制,以印染化工产业跨域集聚提升为突破口,将越城区印染化工产业分别集聚提升至柯桥区和上虞区,开创跨域集聚的先河。成立市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问题分类协调机制,对“大中小”三类问题实行有效的分级分类协调。明确“大问题”由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中”问题由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小问题”由市提升办协调解决,有效解决了涉改三区协调难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三区产业转型,优势资源互补。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着力推进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建设,不断深化重点片区开发、打造立体多元廊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做精未来社区、做优未来乡村、做美城乡风貌样板区,展现更多网络大城市建设成效。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谢方杰;联系方式:0575-88602015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