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1029/2023-244121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公开日期: | 2023-06-26 |
主办单位: |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亓旭晨委员:
市政协第403号《高质量推进我市后疫情时代未来社区场景创建的探索性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美好幸福家园,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来社区建设,成立市高水平推进网络大城市建设专班,统筹推进全市域未来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绍兴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市域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城市;柯桥区获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工作成效明显县(市、区)省政府督查激励;诸暨东盛社区、柯桥大渡社区等11个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东盛、外滩、南丰社区获评省2022年度最暖家园。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当前我市共98个社区入选省级未来社区试点(创建)名单,其中第一批试点项目1个、第二批试点项目4个、第三批5个、第四批8个、第五批19个、第六批20个、第七批(2023年)41个。其中新建类11个、旧改类87个。同时,今年我市开展市级未来社区创建,已有36个社区被列入第一批市级未来社区,省、市级未来社区创建覆盖率达到39%。
二、场景创建方面主要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未来社区建设,探索具有绍兴特色的未来社区建设“路线图”,我市深入调研、积极挖掘、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推动具有“个性”的特色未来社区建设。一是搭建特色场景。上虞鸿雁社区着力构建未来创业和低碳场景,建设人才住宅1832套,人才公寓516套,设置总面积2.94万方双创空间,同时突出以孝德文化为核心的未来邻里场景,结合上虞“孝德文化”、“二十四节气”等特色活动,塑造孝德主题社区节庆IP,营造“浸入式”孝德文化体验,以“孝德积分”,创新邻里信用积分激励体系;越城薛渎社区结合建设单位功能,突出智能交通、亚运赋能,在“双碳”目标下打造区域功能高地,助力低碳产业落地,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绍兴建设力量;柯桥大渡未来社区重点打造“家头条”、“邻里帮”、“文E家”三大文化应用场景,惠及居民2.5万人。二是集成多方资源。加强部门协调,整合多部门公共资源,实现信息共用共享,形成多平台数据资源集成,让群众便捷享受数字化文化、医疗、养老、交通等资源,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兼容、智慧互联,推动省、市、区、街道、社区等层级实现多跨,实时互动。
三、社区管理方面主要工作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多方参与机制。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组织社区党员、群众、志愿者等人员参与社区建设,同时通过党建联盟等形式,鼓励社区内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区,形成共参共建共享氛围。例如上虞南丰社区通过在职党员“两地报到、双岗服务”、“三师三员”回归社区等活动,常态化举办社区党员亮身份、做表率行动,引导各类群体参与。二是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我市坚持以政府主导、居民自治、企业参与、社会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以运营服务为导向,配以制定多方保障机制,实现未来社区全过程实施。例如诸暨东盛未来社区“五治”探索城市社区融合共治机制,积极探索“政社企共建”、“时间银行”等多种社区治理与服务形式,已开发在线应用11个,建立社群组织15个,发展志愿者485人;越城外滩未来社区“契约化共建”激活社区治理,开办“老年大学”、“四点半课堂”150余期,受益群众达1.3万余人次;三是激活社区志愿者力量。鼓励未来社区治理过程中采用邻里积分制度,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度、配合度,激活社区志愿者力量。例如新昌滨江社区以反馈积分的方式鼓励社区志愿者参与助老爱老活动,积分可计入积分银行,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极大激励了志愿者活力。社区以“一月一主题”的方式组织志愿者参与“每月敬老”活动,同时对需要固定服务的老人进行信息登记,配备志愿者上门服务,如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每日买菜,定期陪孤寡老人聊天等;上虞南丰未来社区打造家门口的社区治理“综合体”,社区已建成2.84万平米的邻里中心,入驻17个服务团队和8支志愿者队伍,举办技能培训、邻里互动、亲子活动等志愿活动94场,参与人数668人。
四、数字优化方面主要工作
我市未来社区创建始终坚持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坐标。一是做深做实需求调查。在未来社区方案编制阶段,要求开展问卷调研及深度访谈。其中,问卷调研要求覆盖50%以上居住户数,涉及老旧小区改造的,居民需求调研覆盖率建议不低于80%居住户数。同时,要求基于问卷调研结果,针对反映出的居民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组织开展深度访谈,进一步深度了解居民高频需求,以居民高频需求为导向,设置居民需要的文化需求功能模块,持续深化数字赋能,打造充分彰显社会气质的“文化场景”。如柯桥区“大渡社区文化”应用列入全省数字社会第一批最佳应用,全市唯一。该应用主要依托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共享城市大脑、智安小区等相关数据,植入礼堂名片、文化活动等文化资源,并提供直播、志愿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重点落地了“家头条”、“ 邻里帮”、“ 文E家”三大子场景,小DO假日乐园、一起拼多多、大渡知乎、文e队、共享工具箱等17个四级任务,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有效破解社区设施水平和服务能力与居民需求不平衡的矛盾,创新邻里之间需求与服务精准对接的互助式志愿服务。二是打造多跨应用。目前,我市越城外滩社区、柯桥大渡社区、上虞南丰社区等旧改类社区均已接入“浙里办”我的家园,上线运行党建、文化、健康、教育、旅游、养老、救助等场景。如“健康”子场景,为居民提供挂号、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等线上预约服务,慢病长处方、云检验、健康评估等线上医疗服务,孕产妇管理、疫情防控等智慧提醒服务,心理咨询、全科诊疗、残疾康复、自助体检等线下医护服务。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未来社区建设应作为打造群众有感的标志性成果,让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对于抗疫过程中暴露的短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社区管理,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力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特别是“一老一小”人群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宋家淼;联系方式:85208211
绍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