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321K/2023-244145 | 主题分类: | 科技、教育/教育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教育局 | 公开日期: | 2023-07-19 |
主办单位: | 市教育局 | 会办单位: | 市妇联/市民政局 |
赵扬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85号《关于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19年疫情以来,全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愈来愈大,中小学生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市教育局对此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的举措,主要如下:
一、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专项调度行动
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专项调度行动,整合心理热线、公益机构、医疗机构、社会机构、公益服务、资源库等6大类18种载体资源,建立1+6+N的全市心理健康共育体系。建立县级心理辅导中心工作清单、学校心理工作清单、班主任工作清单、专兼职心理老师工作清单等四张清单;建立健全专项工作调度机制、关键数据日报周报机制、预警提示复盘机制,并开展专项督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有效、规范落地。从五育融心、定时预警、动态摸排、高危建档、干预转介、家长辅导、谈心辅导等“七方面”落实心理高危学生的帮扶措施。
二、开放区域性公益心理服务平台
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加强区域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保障,市财政投入344万元建设绍兴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目前中心已完成一期建设,即将试运行,预计2023年完成二期建设后正式投入使用。区、县(市)投入约600万元建设县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到今年年底,全市6个区、县(市)心理辅导中心将建成省一级站,具备热线和心理咨询预约运作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辅导站的运行保障机制和工作规范,确保小学每天不少于1小时,中学每天不少于2小时。
三、13个部门推进“绍‘心’行动”
市教育局联合市级13个部门开展“绍‘心’行动”。完善19条工作任务和举措,在2025年之前,配齐配足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023年,落实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工作待遇。建立督导机制,提升学校心理辅导室规范化运行能力,保证心理健康课开设每班每两周不少于1课时,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或心理讲座。遵循学生发展规律,科学编序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安排,避免同一主题反复上,同一内容重复学。
四、分层干预帮扶“四特”学生
在全省率先出台《中小学加强“四特”学生管理及干预的工作指引》,系统梳理了特殊心理、特殊家庭、特殊体质、特殊言行的“四特”学生外在识别表征,共排查出“四特”学生5732名,全部“一对一”定向帮扶,实行分层干预,对于特殊言行的学生,落实每日一观察、每周一评估、每月一更新机制,预防“无症风险”“微笑抑郁”等情况;对于特殊心理的学生,落实“一人五护”模式,即在校内落实两名教师结对,在校外落实两名人员帮扶,在班级落实一名同学陪伴,做到“五对一”校内外案共享等方式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全过程陪护。
五、“五育融心”优化育人生态
推动“五育并举”育人理念落地落实,丰富拓展体育、劳动教育实施途径,磨练意志品质,为学生提供健康、宽松的成长环境。深入实施《绍兴市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十条意见》,加快实施棒垒球运动进校园。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八个一”工程,重点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劳动基地和劳动创新实验室。目前,全市中小学“一校一基地”的占比达到57%,市级校内劳动教育示范基地25所,柯桥区率先实现劳动实践教室全覆盖。
六、常态化开展心理教师专项培训
市教育局将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列入常态化工作,每年邀请行业名家为老师们开展专项培训。今年全年度,已组织全市1350位老师参加B证培训;对1800位老师进行C证认证;4月26-28日面向全市120位初中专职心理教师开展高危识别与干预培训;5月19-20日面向全市200余位专兼职心理健康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论坛暨专项培训。拟于今年9月面向120位初中专职心理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培训,11月面向全市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家庭教育论坛暨专项培训。
七、规范运行学校心理辅导室
市教育局近期出台一系列通知及政策,如《中小学加强“四特”学生管理及干预的工作指引》《关于近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度的提醒函》等,均明确要求学校心理辅导室按照《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和运行规范》要求常态化运行,安排专兼职教师值守并接待辅导,有明确的值班制度并公之于众。值守人员安排应根据在校学生数量配备(不低于800:1)、持证上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A、B证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每周应安排固定时间开放,小学每天不少于1小时,中学每天不少于2小时。并将心理辅导室常态化运行情况纳入敢管善治督查。
八、持续推进家长学校创建评比
协同市妇联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纳入到各级各类家长学校日常工作清单内,指导学校以致家长的一封信、线上线下讲座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持续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创建和评比工作,截至目前,绍兴市教育局已开展三批市级“数字家长学校”评比,共认定363所市级“数字家长学校”,认定比例达到68.11%。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1.开展全市心理健康工作督查。暑假期间推进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督查,督查学校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重点督查心理教师履职情况、咨询室使用情况、心理教师是否落实班主任同等待遇等。开学期间,采取抽查形式开展每月一查,重点抽查部分心理工作较薄弱的学校,整改情况进行每月通报。
2.提升专职心理教师队伍。到今年年底,将初中、高中和高职学校是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列入年度考核(心理专职教师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担任其他学科课务,可担任其他行政工作,如校领导、中层干部、信息员等)。出台专兼职心理教师工作规范,将专职心理教师基本功比武纳入到教师基本功比武体系中。
3.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借助我市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力量,弥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人员不足、专业不够的问题,以督导、教研、个案共享等方式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
联 系 人:市教育局基教处 余 真
联系电话:18905858186
绍兴市教育局
2023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