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区(县、市)之窗 > 越城区

每个人眼中 都有“不一样的越城”

发布日期:2023-09-12 07:5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鼓舞《越王出征》鼓点铿锵、啦啦操《同爱同在》激情热烈。昨天早上开始,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绍兴站的起跑点鲁迅故里便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现场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9点整,起跑仪式在这里拉开帷幕。在市领导宣布火炬传递开始后,第1棒火炬手、中国女排前主教练俞觉敏高擎亚运火炬“薪火”,开始火炬传递。170名火炬手向着市奥体中心的方向依次传递。

火炬手:在越城,我自豪!

接火,起跑、为下一棒点火……虽然只是短短几十米奔跑,但每一名火炬手都十分专注,并不时微笑挥手,回应着周围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这些高擎火炬跑过的身影里,有大家熟悉的体坛明星,还有来自各领域的先进模范代表、扎根基层一线的普通人。

“在祖父笔下的咸亨酒店门口参与这样盛大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第3棒火炬手、鲁迅长孙周令飞说,鲁迅是绍兴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元素,今年正好是鲁迅小说集《呐喊》发表100周年,在这里举起亚运火炬,犹如和祖父当年在这里点燃民族复兴的灯火来了一场隔空对话,有着奇妙的感受。

火炬手中,有好几位越城的基层干部,鉴湖街道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是第5棒火炬手。“这几十秒的奔跑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罗国海说,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他对能当选亚运火炬手感到无比荣幸,这说明越城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扎根农村,把“网红村”建设得更加美丽,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家门口的体育盛会即将开幕,我代表全村村民给大家捎个话,欢迎大家来村里转转,感受绿水青山、品尝农家土菜、见证村庄蝶变。”罗国海发出诚挚邀约。

火炬手中,还有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等越城新兴产业建设的代表。“这是我到越城工作之后参加过的最大型的活动。”绍芯实验室执行主任王跃林曾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一年前来到越城参与绍芯实验室建设,昨天他作为第167棒火炬手高举亚运圣火跑进市奥体中心,心中感慨万千,“我能当选亚运火炬手,充分说明绍兴、越城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更激励着我带领团队继续发力,尤其在传感器领域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造出更多越城产‘中国芯’。”

观众:看越城,我快乐!

盛世盛会,全民共享。火炬传递沿线设置了多个群众助威点,让更多市民、游客共同见证亚运火炬穿越绍兴古城、镜湖新区的经典时刻。

第一棒火炬手俞觉敏起跑时,东浦人沈维德激动地和周围的人介绍:“他是我们东浦人,是我们东浦人的骄傲!”

“1990年北京亚运会火炬在绍兴传递时我也上街欢呼,这次和女儿一起看杭州亚运的火炬传递,心头依然激动不已。”年过七旬的市民王玉琴早上6点多钟就和女儿出门了,第一时间占据了起跑点附近的“好位置”近距离观看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她兴奋地说:“和1990年相比,越城的城市建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马路宽了、交通便利了,老百姓富足了,生活蒸蒸日上。”

年逾古稀的金奶奶高度近视,根本看不清火炬手的相貌。“我用耳朵感受,听着欢呼声就很激动!”金奶奶说,为了看火炬传递,自己和老姐妹前两天提前从平水过来,这两天一直在越城逛。“好久没来,变化太大了,一路过来沿街道路宽阔整洁,花团晶簇,仿佛过年一样。”

徐渭艺术馆门口,11岁的蒋天妍在奶奶的陪伴下,用自己的书法特长迎亚运,迎火炬。奶奶张美芬33年前曾现场观看火炬传递,但是相比之下今天更感骄傲。“当时是北京亚运,今天是杭州亚运,家门口的比赛,心情完全不一样,更何况我的孙女也在参与。”

两位阿姨推着她们的白发妈妈,来看火炬传递。老太太叫姚杏珠,祖籍宁波,1958年来到绍兴,结婚生子,和城市共同成长。

杭州游客王小姐挥舞着五星红旗、举着单反相机,青春靓丽的形象在人群中很是醒目,她说,这已经是自己近3年来第8次来绍兴旅游了,这次是专门来看亚运火炬传递的,“绍兴的古城保护做得很好,近几年徐渭艺术馆、阳明故里等新地标先后新建,这次我发现新的蔡元培广场也落成了,真是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风景,可以看到千年古城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一位叫“杭州恰恰”的短视频博主举着自拍杆,把镜头对向人民西路,同时和直播间的粉丝们聊着天,“刚刚火炬过来的时候,我直播间有2000多人在看。”“杭州恰恰”说他是杭州人,不过祖父祖母籍贯绍兴,“前两天杭州火炬传递我就去了现场,今天特意来到绍兴,因为自己也是半个绍兴人。一会儿打算应粉丝要求去新河弄看看。”

大连人马兆东架上了自拍杆,在各个景观点拍照打卡,“杭州、湖州的火炬传递我都没有赶上,来绍兴赶上了,就在酒店旁,这一趟太值得了。”说起对越城区的印象,马兆东赞不绝口,除了越城的美景以外,前一天吃到的绍兴菜已经俘获了他的胃。

等第五棒火炬选手跑远后,市民赵淑芳带着孙女赶紧快步朝鲁迅故里地铁站跑去,她感叹越城近年来的变化十分大。“幸亏有了地铁,不然我们想多看几站火炬传递得一路跑过去,如今坐上地铁先去八佰伴门口,等会再去奥体中心。”

火炬传递沿线,观众围了一层又一层。 樊冯飞 摄

服务者:爱越城,我幸福!

志愿者也是火炬传递过程中的靓丽风景。来自绍兴文理学院的学生张昕娣和她的4个小伙伴在鲁迅故里步行街“站岗”,她们穿着统一服装维持现场秩序,为市民引路,并充当啦啦队为火炬手们加油呐喊。“我们都是自愿报名的,能作为志愿者感受浓浓的亚运氛围,相当难得。”张昕娣说,她们中间有绍兴本地人,也有外地学生,“很多人希望毕业之后能留在越城工作,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添砖加瓦。”

同样是现场志愿者的塔山街道罗门社区干部王丽娜心情也很激动,“为了迎接亚运,我们对古城进行了清洁,希望大家看到一个美美的越城。刚刚听到市民和游客们都在夸奖越城好,说布置得很精心,心里很开心。”

收火点,演员们要在收火仪上表演越剧、绍剧、啦啦操等节目,用表演助力亚运火炬传递圆满成功。“火炬所经之处都是越城最有人文气息的地方,感觉和我刚来越城时相比更美丽、更大气了!”绍兴市越剧团的梅丽瑞来自河南,因喜欢越剧来到古城。虽然才短短一年,这个00后姑娘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我不仅爱这座城市的古色古香,也爱这座城市的现代辉煌,感觉这一年越城发展很快,人气也越来越旺。因为亚运我和这座城市又有了一段珍贵的回忆,相信亚运之后这里会越来越好。”

另一边,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林黎正在复习唱段,高亢的声音让外地媒体记者连声叫好。“唱绍剧21年,第一次能为亚运表演,我觉得很荣幸。加上绍剧是这座城市特有的地方戏,真的太完美了!”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