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江说,目前在越城区的黄酒企业有27家,柯桥18家,上虞8家,但市场上“仿绍酒”非常流行,省内各地及上海、江苏、北京各地都有。绍兴酒不被酒行业所倚重,没有更广大的消费群体接受,不能与德国啤酒、法国葡萄酒相提并论,原因当然是很多的。他建议,要提升绍兴酒声誉,一方面要提升品质,另一方面也要借用整合的力量,促成企业兼、并、扩,抱团取暖。但凡以地方命名的酒品,都能代表一方的名酒。如山西汾阳的“汾酒”,山东兰陵的“兰陵美酒”,青岛即墨的“即墨老酒”,四川泸州的“泸州特曲”,贵州仁怀茅台镇的“茅台酒”,山东青岛的“青岛啤酒”等。“绍兴酒一名既出,肯定是受人欢迎的优质酒品。”他说。
实际上,黄酒产业的开发利用,也是不少与会代表的关注点。“目前高端商务用餐多数选茅台,年轻人约会偏向红酒,夜宵烧烤聚会以啤酒居多,黄酒处境尴尬。”接触黄酒行业半年之余的阮蓉蓉代表,看到了黄酒的潜力和机会。“千年黄酒微醺绍兴,酒企要强强联手,拧成一股绳,才能进一步挖掘黄酒的内涵,打破传统的区域性消费壁垒和认知,将黄酒打造成国际化品牌。”她说,目前,绍兴黄酒企业都是各自展示品牌形象,缺乏视觉上的高端性、统一性,建议黄酒企业联名打造共同体,在行业协会牵头下,做好专项挖掘。
“要找准自己的场景定位。”她说,黄酒回避了茅台的奢侈、啤酒的浮躁,更趋向于生活化。要打响黄酒名气,就要打造更多的消费场景,让外来游客把绍兴黄酒文化带出去,带到他们的家乡。畅想一下让黄酒出现在以下消费场景:大闸蟹上市后的家庭聚餐,三五好友相聚的微醺之夜,乌镇、西塘古镇沿河围炉煮酒等。同时,还需要行业合作、异业联名合作,比如螃蟹和黄酒联姻,又比如现学“茅台咖啡”“茅台巧克力”等,或许能火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