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2/2024-25478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红十字会 | 公开日期: | 2024-07-11 |
主题分类: | 卫生 | 发文字号: | 绍市红〔2024〕12号 |
关于印发《绍兴市红十字会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市)红十字会,各理事单位,各高校红十字会,市医疗红工委、市学校红工委、市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现将《绍兴市红十字会202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绍兴市红十字会
2024年7月11日
绍兴市红十字会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新定位新使命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是贯彻落实《浙江省红十字会条例》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红十字工作十分关键。全市红十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聚焦三个“一号工程”、“五创四进”、“三支队伍”建设大局要事,强基础、抓重点、创品牌、提质效,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当好生命健康“守护者”和人民群众“暖心人”的实际行动,持续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为我市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闯现代化新路子贡献更多红十字力量。
(一)围绕“政治铸魂”,加强党对红十字工作引领力
巩固提升政治能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将学习教育与红十字工作紧密结合,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学铸魂、以学促干。深化“自我革命”,突出“共产党员先锋岗”引领作用,在惠民生、守根脉、夯基石上聚力用劲。
擦亮“越地红标”底色。以“党建带红建”彰显红十字优势和特色,擦亮“越地红标”底色,打响“博爱先锋”特色品牌。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坚定政治之红、书写爱心之红、锻造作风之红,完善县级红十字会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继续推动红十字救援队、志愿服务队建立党组织。
奋力打造“勤廉红会”。强化市委巡察成果运用,树牢勤廉导向、弘扬勤廉追求,驰而不息深化作风建设,压紧压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锻造挺膺担当团队。
(二)聚焦“核心业务”,提升红十字工作品牌影响力
持续深化“生命救护”行动。探索出台绍兴市无偿救护奖励举措,深入实施《绍兴市无偿救护促进办法》,继续高水平推进应急救护“九大行动”,新增应急救护持证率0.9%,普及培训4%以上。深化救护员培训“教考分离”工作,坚持量质并举。举办全市应急救护大赛,着力打造“‘救’在身边”应急救护体系标志性成果,推动应急救护由“重培训”向“重应用”转变。
不断提升“生命救援”水平。发挥绍兴市红十字应急救援总队、心理救援联合队作用,构建市县生命救援、物资救援与心理救援一体化救援体系。开展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骨干队员和村(社区)应急救援突击骨干队员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在全省率先探索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体系标准化建设,完成《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标准(山地搜救)》编写,力争6个区、县(市)红十字救援队伍全部通过分类分级测评。积极推进红十字事业军民一体化发展。
努力增强“生命救助”能力。强化与越牛传媒联动合作,全面启动“一块好捐”救助基金,对因病因祸因灾陷入困境群体实施紧急救助,通过新媒体效应拓宽筹资渠道。结合重要节点、突发灾害事件等做好网上众筹项目。扎实推进绍兴市无忧基金筹集工作。积极探索“造血式”救助模式,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推动冠名红十字中医院特色人道项目设立,加强区、县(市)红十字冠名医疗机构建设,加强东西部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
规范开展“三献”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发挥医疗红工委作用,推动“三献”工作稳步健康发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年度初筛流失率控制在12%以下,再动员反悔率控制在10%以下。开展“生命·礼赞”主题绍兴市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科普宣传活动,持续做好捐献家庭人道关怀慰问。推进捐献服务标准化建设,优化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人文关怀服务。
(三)立足“党政所急”,全面提升综合服务力
主动服务中心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化“助企博爱行”七项行动,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建设中找准切入点、创出新业绩。对标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应急救援救助等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保质保量完成2024年省、市政府民生实事,确保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以博爱家园建设为抓手,突出“防灾减灾、产业帮扶、健康促进、精神文明”核心建设内涵,有效激发基层群众向上向善内生动力。管好用好“博爱基金”,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助推共同富裕。总结推广总会城市“博爱家园”试点和省级“博爱家园”示范点的工作经验,以富有绍兴特色的“博爱家园”高质量建设持续助推乡村振兴。
精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持续推动乡镇(街道)标准化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和4A级及以上景区救护站建设,开展“家家学急救”进小区行动,积极响应基层群众培训需求。建立生命教育场馆规范化运行、常态化开放机制。推进更多帮扶项目申报纳入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精准提供应急救护培训、困境救助申报等服务。
(四)紧扣“保护生命和健康”,强化新型生命文化传播力
深入开展生命教育。以柯桥区为试点,深入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指引。从生命教育体验馆讲解员、应急救护师资、应急救援队骨干队员等群体中遴选人才,推出一批针对性强、体验感强、深受群众欢迎和肯定的精品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传播“无私奉献、高尚利他”的新型生命文化观。
拓展强化宣传阵地。与绍兴市开放大学联合设立绍兴市红十字学院,打造集红十字干部(骨干)培训、红十字精神传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传授的综合性学习平台。优化绍兴市器官(遗体、组织)捐献者网上纪念堂建设,鼓励支持区、县(市)高标准建设生命教育体验馆、捐献者缅怀阵地、红十字文化主题公园等宣教阵地。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办好越牛新闻“越地红人”专栏。
探索教育融合机制。建立健全红十字生命教育“家庭融入、学校融合、社会协同”三方联动工作机制。举办学生应急救护技能比赛,职高毕业生100%开展救护员培训,探索开展普高学生学业证和应急救护员证“双证”毕业工作。进一步注重发挥学校红工委作用,组织开展“红十字青少年骨干训练营”“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月”“生命关爱进高校”“救护培训进高校”等系列活动。
(五)着眼“固本强基”,全面提升组织支撑力
锻造“红会版”三支队伍。构建红十字干部队伍“专兼挂”结合体系,培育红十字基层组织领军人才;凝聚好“爱心使者”、爱心企业家和固定捐赠人队伍;组织开展首届“博爱红”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举办“捐献者说”等活动,汇聚发展一批专业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借智借力推动工作方式方法转型跃升。
健全现代治理结构。贯彻落实《浙江省红十字会条例》。建立与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协调联动、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重大决策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制度。完成新一轮社会监督委员会聘任工作,举办重大项目“监督开放日”活动,实施好省红十字会监事会建设创新试点,总结推广柯桥区透明度建设试点经验。
推进数智赋能。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迭代推进“浙里博爱”应用建设,完善物资捐赠模块,提升突发灾害捐赠物资分发效率。扩大与120急救中心“一键呼救”应用覆盖面,发动更多“急救侠”参与院前急救。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做好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