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绍兴市水利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绍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水域总面积628.98平方公里,水域占有率7.62%,是中国历史上治水最有名的地区之一,大禹治水毕功于此。
近年来,绍兴市以新时代治水思路为指引,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建成了钦寸水库、浙东引水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启动镜岭水库建设,初步形成了“两江一网多库、多源互济、优水优用、备用可靠”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坚持节水优先,持之以恒变革水资源利用方式。
绍兴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切实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2020年以来,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在保持GDP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市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1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至22.6立方米,下降率19.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至15.7立方米,下降率19.3%;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稳定在5%以内,工业分质水厂设计供水能力提升至92万吨/天,规模全省前列。柯桥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通过水利部中期评估,2024年1-10月再生水利用量达4600万立方米,水资源管理连续9年获省级考核优秀。
坚持空间均衡,持之以恒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绍兴科学处理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加快构建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格局。2020年以来,协同推进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持续发挥曹娥江大闸、曹娥江引水工程等一批引调水工程作用,促进了曹娥江流域乃至浙东地区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配置。作为浙东引水工程的重要枢纽,截至目前,曹娥江大闸顺利保障向东引水超36亿立方米,惠及杭州、宁波、绍兴、舟山4个市、18个县(市、区)1750万人。聚焦城乡均衡,着力抓供水网络“毛细血管”贯通,城乡饮用水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9.96%,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
坚持系统治理,持之以恒改善水生态环境面貌。
绍兴统筹推进水灾害、水生态和水环境系统治理。2020年以来,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印发《绍兴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谋划项目86个总投资1555亿元,入选全省首批市级水网先行区。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推动镜岭水库、安华水库扩容提升等一批骨干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新型水管理体制,全市已创建美丽河湖114条,15分钟亲水圈覆盖88.3%,连续3年县控断面Ⅲ类水以上水质比例100%,社会公众治水满意度实现10连升。
坚持两手发力,持之以恒提升水治理管理能力。
绍兴坚持两手发力,走出了一条“共同治水、合力兴水、人水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2020年以来,积极探索流域水利治理新机制,成立曹娥江流域中心,开展曹娥江流域立法调研,修正《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完成水利部数字孪生曹娥江流域试点。汤浦水库REITs作为全国水利REITs第一单于11月8日正式上市。推进部级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已办理水利工程不动产登记503座,其中水库不动产登记证书465座,数量均居全省第1。完成浙江省首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保共富贷”签约,累计获得5亿元水土保持绿色金融授信。深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汤浦水库水源地年生态补偿资金达8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