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绍兴动态 > 区(县、市)之窗 > 越城区

和谐越城从376个样本中脱颖而出

发布日期:2024-12-12 11:08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近日,越城区获评2024中国社会治理百强县(市、区),这也是越城首次入选该榜单。据悉,该榜单基于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开发的中国县域社会治理指数模型,全国有376个县(市、区)纳入样本,从社会管理、政社共治、社会自治、科技支撑四大维度出发,分设11项一级指标、26项二级指标和78项三级指标,涵盖了有关县域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

坚持“一张网”理念

“各位居民,关好门窗,小心火烛,管牢钱包,防止诈骗……”每到夜晚,迪荡街道洞桥社区洞桥新村小区内总会出现夜巡志愿者的身影。这是洞桥社区发起的“我为大家巡一夜 大家为我巡一年”夜巡行动,该行动由网格员牵头,微网格长一起入户发动每一位居民来参加,截至目前已经有近百名居民踊跃报名。

洞桥新村的夜巡行动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但过去这项任务主要由社区党员承担,如今随着网格智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夜巡队伍规模逐渐扩大,巡逻范围也更广泛。“我们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动员更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构建更加和谐有序的居住环境。”社区党委书记陈芳芳说。

如今,“网格化”管理已经成为越城社会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据了解,越城区坚持以“一张网”理念,打造网格治理样板示范引领,按照“1+3+N”的要求,配好配强“基础力量+专业力量+社会力量+智能感知”网格团队,形成“村社—网格—微网格”治理体系,创新建设“网格驿站”,实现群众服务“零距离”,每年处置网格事件超过12万件,大量的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网格和一线。目前,全区13个镇街共划分网格893个,其中农村网格214个、城市网格639个,专属网格40个。

深耕“契约化”共建

12月6日晚上7点,府山街道越都社区“越看越有戏”家园剧场准时开场。从今年6月中旬起,每到周五、周六晚上,居民们都可以在这里观看越剧、莲花落、鹦歌戏等本土戏曲精品演出。据了解,这是越都社区和绍兴大剧院最新的契约化共建项目,两家单位共建多年,此次再度深化合作,不但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还能推广戏曲文化。

长期以来,越城区坚持把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理念、机制、方法全面融入基层治理,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契约化”共建工作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截至目前,已有3万多名党员到结对地村社党组织报到,党员报到率和活动覆盖率均提高到98%以上;3700余个单位党组织与352个村社党组织结对共建,累计实施重点共建项目1491个。

“秉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目标,越城区以结对共建、人人契约、网格报到、改革集成、数字赋能等为载体,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向城市管理、网格智治、疫情防控等领域拓展延伸,破解基层治理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新举措。”区委社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现“同心圆”共治

“我们台门的污水管道堵塞了,麻烦来看一下。”近日,家住塔山街道的一位居民通过越城区社会治理矩阵式智治平台“网络问政瞭望哨”反映了这一信息。信息提交后,塔山街道立即派人对管道进行了疏通。

近年来,越城区积极探索运用数字化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加强城市治理,成为全国社会治理的创新典范。在越城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从73平方米的巨幕大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违章停车、消防栓故障、乱贴小广告、餐饮店油烟超标等小事。

记者了解到,越城区通过“一图全面感知,一网综合治理”的矩阵式智治模式,迭代完善“141”体系,在全省率先将基层治理四平台、智慧城管、12345、公安、交警、消防、网信、大数据等涉及社会治理的重点部门和职能整合融合,打通基层治理四平台和智慧城管两个最大的基层治理事件处置系统,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基层智治系统考核第一档。

同时,越城区全域推进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工作室)规范提升工作,充分整合多元解纷资源力量汇聚中心(工作室),打造集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纠纷调处、建议征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平台。目前,全区1个区级社会治理中心、13个镇级社会治理中心和256个村级社会治理工作室已实现规范提升全覆盖。今年来,三级中心(工作室)已累计处置各类事件近30万起,事项办结率达99.4%。


信息来源: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