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014T/2024-25597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数据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23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发文字号: |
今年以来,市数据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为引领,全面完成机构改革任务,以新机构展现新气象、新面貌。数字赋能智慧城市、“三支队伍”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领域,激活数据产业发展动能,打造全省数字变革高地。今年,绍兴“城市大脑”正式上线发布,成果亮相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荣获“2024世界智慧城市大奖·中国”出行大奖。参与国家数据局《牢牢把握数据事业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推动数据事业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编写。启动绍兴“数据要素×”行动,“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健康数据融合应用 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二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医学人工智能数据使用”相关经验做法在《人民日报》刊发,《绍兴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印发。完善数据人才体系建设,构建“首席数据官+数据专员”人才队伍体系并组织数据专员培训。
一、今年工作进展情况
(一)完善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数字绍兴智慧底座
1.完善顶层架构设计。迭代城市大脑“1+5+X”整体架构,按照科学谋划、适度超前的建设思路,重点引入以大模型为引领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从由CPU(通用计算核心硬件)构成的城市计算中心向GPU(智能计算核心硬件)构成的智算中心演变。“城市大脑”五大多跨业务应用凸显成效“清洁城市”建设、大模型+政务导办、大模型+政务办公、基层智治数据底座应用等10个智慧赋能场景已初步上线应用。城市运行日志基于已有态势感知的历史数据,实现对未来趋势发展的预测预警每天智能提炼生成分析报告,辅助城市运行监测评估。上线政务导办数字人“小越”,在医保智能药柜、浙里办人才码、人才专区、公积金公众号等多个政务服务场景进行应用,其中“浙里办”人才专区,实现对全市人才政策、事项政策在线问答、流程咨询等能力,并在绍兴人才周亮相,全方位解读绍兴人才相关政策。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视频领域应用,赋能马拉松等大型人员密集型活动行为识别。
(二)智慧赋能政务服务,助力数字政府增值增效
1.建设完善智能终端。一是开展“政银合作”。依托恒信、瑞丰等银行机构网点,完成政银服务网点自助机、移动设备与“一网通办”平台对接,实现银行网点政务服务事项收件闭环管理。二是推广智慧大厅。在市、县、乡、村四级一体开通智慧大厅,已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三是建设自助机监管平台。完善自助机管理“一图监管”“一屏掌控”“一站管理”的线上监管体系。
2.强化政务服务监管。一是构建监管体系。通过系统对事项准确性、可办性、好用性的监测及数据分析,为各部门优化办事服务、动态调整审批服务事项提供数据支撑,实现政务服务全流程监测闭环管理。二是强化数据分析。新增异常信息提醒,汇总分析办件、事项、好差评等数据,对问题部门进行浙政钉消息提醒,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性、规范性、便利性。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建设智能预警模块,实现事项办件的监测和预警,通过浙政钉消息推送督促部门减少超期受理办理数,提升全市高质量“一网通办”率。
3.发挥应用集成效应。一是建设“浙里办”人才专区。依托“浙里办”平台上线人才专区,梳理应用场景,汇集人才政务服务事项。二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今年以来,我市认领实现个人“一件事”联办、法人“一件事”联办。“事故快处通”、“军人e家”、“越宅通”等以应用形式上架“浙里办”平台,实现“一件事联办”。三是上线企业综合服务专区。优化完善“浙里办”企业综合服务专区,整合投资项目查询、金融服务、市场监督、票据查验、人力资源服务等多项业务入口。
(三)坚持强基固本,提升公共数据平台支撑能力
1.夯实数据资源基础。一是加快数据归集。依托绍兴市公共数据平台,完成多个领域数据专项归集。畅通物联数据归集通道,建立市级物联感知标准规范,实现全市公共设施物联感知设备的统一接入、实时汇聚、高效共享。二是强化数据治理。落实“一数一源一标准”,构建数据问题“发现-反馈-整改-评价”量化闭环工作机制,畅通问题主动发现、收集反馈渠道。三是扩大数据共享。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数据共享工作的通知》,制定2024年度公共数据开放重点清单,并完成新增数据开放工作,全市数据共享满足率已达99.4%。
2.强化应用平台支撑。一是迭代优化“浙里办”。协助学在越城、青年安家等多个应用上架平台。加强运维支撑,确保绍兴“城市频道”稳定、安全。二是做好“浙政钉”运营运维。排除浙政钉地区风险,常态化开展应用访问量监测,对低频应用建设部门发布提醒,完善部门组织架构,督促部门完成治理侧应用备案。
(四)释放要素价值,激活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1.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建立绍兴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协调机制,印发《绍兴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明确授权流程,探索收益共享,确保安全可控。市本级、区县共6个场景通过省级协调机制备案并完成运营协议签署,5个区县完成试点场景建设和数据产品出域。
2.发掘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围绕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等行业领域,征集“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并组织评审、推荐。我市“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健康数据融合应用 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第二批“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申报的“实景三维创新赋能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组织开展的2024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3.发挥赛事大会引擎作用。召开2024年绍兴“数据要素×”行动启动会,发布绍兴数据工作重点十条,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浙江分赛绍兴站暨绍兴市“电信杯”第六届数据创新利用大赛,推选优质项目参加浙江分赛并做好培训指导,“云上坦途道路精细智治系统”“时空位置通用智能工具服务商贸流通领域应用”获得省赛三等奖,“数织未来,产业大脑驱动印染行业新质生产力”、“上虞“农创智谷”智慧无人农场项目”获优胜奖。
(五)打造新场景新业态,助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1.搭建行业服务平台。数据产业扶持政策纳入市委市政府“4151”计划专项政策,覆盖公共数据大赛、政企合作、数据产业园等3项领域。印发《市级大数据产业园评审办法(试行)》,开展2024年绍兴市数据产业园申报、评审等工作,助推我市规模化数据产业园区建设。大数据发展联合会举办“大模型与数据产业研修班”,组建数据专家智库,推动我市数据产业快速发展。
2.搭建数据流通平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运作,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绍兴数据要素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浙江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绍兴专区”“新昌专区”正式上线,市本级上架数据产品并完成多笔交易。柯桥区与杭州数据交易所合作成立数据交易流通服务站,建立柯桥区数据交易区域专区和纺织印染行业专区。
二、明年工作思路
2025年,新起点、新征程,市数据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决策部署,紧扣智慧城市、数据要素等重点工作,提升城市大脑智慧能力水平,激发数据产业动力活力,完成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总目标,培育数据产业,为我市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闯现代化新路子打头阵、当尖兵、作示范。主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完善城市大脑建设
构建大脑三级架构。围绕“统筹决策、分级自治”的理念,构建“市级建大脑、区县设分脑、行业接微脑”的三级城市大脑体系架构,加快技术与业务的融合,提升各领域业务的运行监测评估、预测预警和战略目标管理的能级水平。探索大模型在政务办公及城市管理场景中的应用。迭代城市运行日志,基于海量城市运行数据进一步深化监测、分析和预测,实现对城市运行态势的全天候监测和全栈式动态分析。深化“清洁城市”场景,形成清洁问题智能化感知能力。
(二)加大数据归集力度
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持续推动公共数据依法依规有序开放,不断优化公共数据资源配置,健全开发利用制度规则,破除公共数据流通的体制性障碍,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强化对政府共享社会数据的规范管理,聚焦网约车、共享单车、外卖消费等行业数据,以及支撑“一网统管”、基层智治大脑等统建平台的通用基础数据,提高数据对接和共享使用效率,助力政企数据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探索。
(三)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完善数据授权运营制度建设,建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准入与退出机制、运营年度评估机制等。深化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挖掘新场景、新应用,争取更多批次试点,不断丰富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谋划要素重点清单,持续拓展多领域数据创新应用,打造具有绍兴辨识度的数据要素品牌。举办绍兴市第七届数据创新利用大赛,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要素X”典型应用案例。构建数据交易空间,建设我市数据要素流通平台,链接数据需求方与供给方,推动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的创新发展应用,为场内集中交易和场外分散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流通环境。
(四)赋能数字政务服务
以“AI+”引领增值式服务,持续收集市级各部门的人才相关政策,基于我市城市大脑的AI算力基础大模型平台进行迭代学习,为我市各类人才提供精准生成式AI政策咨询问答。拓展AI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增强政务服务效能监管,提升服务事项可用性、准确性、标准性、规范性。推动终端管理扩面增效,推广绍兴市增值式政务服务自助设备监管平台,保障自助终端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民众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五)扶持培育数据产业
推进行业数据交易,围绕纺织印染等优势产业,建设行业数据流通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采集、分析和运用多维度、多源头的产业数据,打造一批具有绍兴特色的数据产品应用示范场景。引导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数据产业集聚发展,支持一批数据密集型新兴产业和其他有发展潜力的大数据产业公司和团队入驻。通过政策扶持、专家库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引导数据产业规模化发展。优化产业生态体系,统筹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多方资源,推动我市数据要素生态全链发展。促进绍兴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多地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