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应急管理局 > 计划总结

绍兴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12-04 16:17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1-10月份,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3起、死亡35人,同比分别下降43.4%50%,与前三年平均数相比分别下降42.7%47.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防汛防台抗旱、森林防灭火形势平稳,未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安全生产工作动态考核排名列全省第4位。

(一)特色亮点工作

1.全面实施应急管理全覆盖责任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安全生产“1+X”责任体系,将市安委会架构优化调整为“1+8”,梳理专委会履职清单和重点工作清单组织重点部门公开述职一把手谈安全制定安全生产35条硬措施,颗粒化拆解为129项具体任务,形成长效化治理“绍兴工具箱”。建立“市考县、市考乡”考评机制,每月晾晒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管控指数,以市安委办名义直接约谈乡镇(街道)8全面制定市、县、乡、村(企)安全履职清单并录入系统,实现安全履职“一本账”管理。

2.全省率先破题推进基层应急和消防力量融合出台基层应急和消防力量一体化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推行乡镇(街道)应急和消防一体化、规范化管理融合模式,认真谋划构建“四大体系”,工作专报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全市103个乡镇(街道)统一成立应急和消防安全委员会,78个乡镇(街道)单独设置应急和消防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社区应急体系改革,推动应急和消防安全体系向社区延伸。今天上午,举行了基层应急和消防安全“绍兴实践”研讨论证会。

(二)重点工作进展

目前已基本完成市政府2022年度重点工作中的任务逐项细化后的具体工作进展如下:

1.通过抓实“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组织常态化督导检查、暗查暗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完成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657项工作任务;1-10月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分别高于市控指标17.7个、22.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亿元GDP死亡率0.0065

2.扎实开展三类“园区、企业、设施”专项整治,整治园区168个、企业4821家,评估环保设施7037个,整改问题隐患8386条,关闭企业26家;集中治理危化品安全风险,全覆盖建立62家重大危险源企业三类包保责任人实名制清单开展硝化、氟化等高危细分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化工企业承包商清理整治全市5个化工园区已有4个消除较高风险高标准推进应急危化品安全培训网络建设试点完成试点园区、企业网络空间建设并投入使用期完成平铜新尾矿、兰亭尾矿库闭库

3.全市森林火灾“零受害”,防汛防台“零伤亡”,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0.69亿元、同比下降96.5%全面完成全市103个乡镇(街道)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按期完成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评估与区划工作任务,形成综合减灾能力评估报告。

(三)主要指标横向比较

1.1-9月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分别列全省第3、第2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已有6个地市发生)未发生自然灾害亡人事故(已有3个地市发生)

2.动态考核排名1-10月份安全生产工作动态考核排名列全省第4位。

3.指数上半年“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指数列全省第2位,其中4月份第1位,5-8月份均保持前3位、9月份列第5位。安全生产“除险保安”月度评价指数总体保持全省前列,其中3个月列第2位,9月份列第6位。

存在困难问题

1.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还没有全面完成。全市5个化工园区,越城、上虞、嵊州、新昌4化工园区已经省应急厅复核消除较高风险柯桥园区消除任务尚未完成目前,柯桥区已按省复核要求完成园区四至范围调整,正在修改完善园区规划,并已倒排后续工作时间节点,确保年底前完成较高风险消除任务

2.不够紧密。虽然今年针对安委会运行建立健全了系列制度,但是安委办在统筹协调过程还是明显感到压力加大。特别是在“重大安全生产问题清单”工作上,还是存在“牵头部门热、其他部门冷”现象。同时,专业安委办协调专业领域的力度也要加强,特别是从省安委办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双月通报来看,个别领域排名相对比较靠后。

3.从国家和省对市,以及市对县多轮次督导检查情况看,很多问题隐患反复发现、反复整改,举一反三工作不够到位。今年上虞美诺华“5.31”、越城芳茂“10.13”火灾事故都是由低水平问题隐患。这种情况反映,部分地区和相当部分企业不注重解决规律性和系统性问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亟需提升。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切实发挥安委办、防指办、森防指办、减灾办职能作用,统筹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防灾减灾救灾,狠抓危化、工矿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深入推进枫桥式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做实做精基层应急和消防力量一体化规范建设,打造“机制联合、资源整合、力量融合”示范样板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系统治理自然灾害科学防控应急救援处突能力,为绍兴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提供坚强应急管理保障。

(二)主要指标预测

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降幅比省指标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07有效防范较大事故和较大社会影响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自然灾害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控制在0.8%,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防汛防台工作“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7,不发生亡人森林火灾事故,森林高位监控覆盖率提升至75%

3.推进“快响直达”应急救援圈建设全覆盖,分级分类新(改)建乡镇(街道)应急救援站52提档培育社会应急队伍21,市县两级“1+X”框架内应急预案系统录入率100%、演练率100%开展杭州亚运会应急保障演练10

(三)重点工作内容

围绕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我们制定了7个方面30项重点工作,下一步还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考核化、考核绩效化”要求,把这30项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分解为60条左右的具体工作任务清单,实行“清单上墙、挂图作战”。

1.主要是围绕履行安委办统筹协调、牵头抓总职责以及推进基层应急消防融合,安排5项重点工作:一是健全专委会运行制度,制定专委会年度重点任务清单,促进专委会(办)常态化、清单化履责有效发挥专业统筹作用二是拧紧安全监管责任链,梳理完善市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建立述职述安制度,年底前层层开展安全生产述职。三是用好安全措施工具箱全面落实“国15”“省25”“市35”硬措施,每季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暗访1以上全年市级牌督办隐患100以上四是统筹重要时段安全防范针对“枫桥经验”60周年、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重点时段安全形势平稳。五是拓展应急消防融合效应深化推进“枫桥式”应急和消防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四大体系”,完成乡镇(街道)“四室一中心”建设,制定“正负面”工作清单,年底前组织开展乡镇(街道)应急和消防管理指标评价、社会评价和组织评价,开展年度“最美应急人”“最美消防员”“119消防奖”评选。

2.主要是围绕抓好危化、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基本盘,安排6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化工园区安全整治,年底前督导柯桥区、嵊州市完成化工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实现全市5个化工园区封闭化或半封闭化管理。二是推进高危工艺改造升级全面完成硝化、氯化等5种高危工艺上下游自动化建设,全市实现微通道管道化技术工业化生产企业20以上三是提升危化从业人员素养年底前实现重点人员安全资质达标率100%每个化工园区都有配套的实训基地。四是强化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做到“8条”“铝7条”“粉6条”重大事故隐患数字化动态清零在印染、酿酒、造纸等行业全面推广有限空间安全管理5项标准化举措五是加大矿山安全整治力度地下矿山100%完成火灾、坍塌、透水等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推动平铜和漓铁集团下属尾矿库销号,尾矿库严格做到只减不增。六是防范企业火灾爆炸事故年底前火灾高风险企业和场所风险管控体系建设运行率100%,完成54家点供燃气(使用LNG)企业“罐改管”或完善落实安全管控措施

3.主要是围绕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和生产安全调查,安排5项重点工作:一是整合优化执法资源实现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办案率100%。深化实施全员执法,市县应急部门非监管执法处(科)室办案量占比20%以上。二是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实现企业对应一个层级执法主体,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三是强化应用数字执法数字化办案10%以上执法检查、办案记录系统录入100%四是放大执法声势效果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4以上、组织部门联合执法3以上常态化曝光安全生产执法典型案例、每两月通报重点领域部门执法情况。是严肃事故调查处理健全事故提级调查工作机制,对造成严重影响的一般事故实施提级调查。

4.主要是围绕抓好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安排5项重点工作:一是压实防汛防台抗旱责任,汛前调整更新各类防汛责任人,2087个村(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修订率、人员转移责任人落实率达到100%开展汛前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确保隐患排查覆盖率、系统录入率、按期整改率“三个100%”。二是提升防汛防台智战能力。强化应用“防汛防台在线”,在线推动“八张风险清单”数字闭环管控。全面梳理建设关键部位重要设施夜间高清视频监控,提档升级指挥大厅硬件设施,提高应急指挥效能三是全力以赴防大汛抗强台修订《绍兴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开展市级防汛防台综合应急演练。切实履行统筹协调职责,统筹做好梅汛期、台汛期等重点时段以及局地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四是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森林防灭火监控覆盖率提升至75%以上开展森林防灭火技能培训、比武和应急演练。五是夯实综合防灾减灾基础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规范化率提升至75%以上,开展避灾安置场所启用演练申报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省级5汛前完成年度救灾物资购置补充。

5.主要围绕“快响直达”应急救援圈建设全覆盖为重点,全面加强救援指挥、队伍和预案建设,安排4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快响直达”应急救援圈建设全覆盖新(改)建乡镇(街道)综合应急救援站点52实施应急救援装备提质工程,加快装备更新换代和性能升级,优先面向灾害重点区域配备专业特种装备。二是完善救援指挥体系细化规范事故灾害应急指挥救援响应工作程序推进各级应急指挥部建设。三是完善救援队伍体系指导区、县(市)各组建1支“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全市103个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率100%,提档培育社会应急力量21四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市县两级总体预案、部门预案及工作手册修订率100%市县级“1+X”框架内应急预案系统录入率100%、演练率100%开展亚运应急保障演练10场以上。

6.主要是围绕加强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企业员工培训、安全生产考试管理,有3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应急安全公益宣传,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应急自救互救教育培训二是实施企业员工普惠培训,续开展企业员工安全大培训“百场安全培训进企业”活动,提高培训普惠性和实效性,培训人数8万人以上三是严格安全生产考试管理提标推进市属考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考试点布局,拓展特种作业小工种考试科目,建立安全培训机构“白名单”机制,全面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7.主要是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安排2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化政治能力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全力做好市委巡察迎检配合、整改落实工作加强机关党建工作二是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清晰岗位职责,强化结果运用,营造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工作氛围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注重专业人才引进,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信息来源:绍兴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