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公安局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11330600002577508J/2024-2488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绍兴市公安局 成文日期: 2024-02-2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文字号:

绍兴市公安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2-20 17:0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亚运安保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公安大脑”建设,统筹推进护航亚运“八大行动”“金盾”行动,全力以赴防风险、保稳定、护发展、惠民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其间,87项工作得到上级推广、批示肯定。在省公安厅2023年度综合实绩评估中,绍兴居全省第二、同类地区第一。

一、打赢亚运安保硬仗。市级层面推动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亚运维稳安保领导小组,公安层面搭建贯通市、县、场馆、卡口的“1+6+5+2+N”指挥运行架构,纵深推进护航亚运“八大行动”“金盾”行动,全面做好指挥侧、赛事侧、城市侧、保障侧各项工作,实现了“五个坚决防止”“四个确保”“三个满意”的目标。期间,累计投入安保警力42万余人次,圆满完成亚运会开(闭)幕式、84场次比赛现场安保任务,相关工作得到杨青玖、黎伟挺、温暖、施惠芳、王涛等领导批示肯定。全年,270场次大型活动、84场次亚运赛事安保、69批次警卫任务万无一失。

二、推进“公安大脑”建设。将“公安大脑”建设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和局党委会定期研究议题,深入推进情指行一体化改革和大部门大警种制改革,“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青春新市民“乐居乐业”增值服务改革分获全省改革突破奖银奖、提名奖,市局及柯桥、上虞、诸暨、嵊州获评全省“公安大脑”建设年度优胜单位(占比全省第一);10个项目获评最佳单项奖(数量全省第二),“企情日记”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并得到丁仲礼批示肯定,“一窗通拍、全域应用”等3个项目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微访问新域名”反诈模型获评首届全国公安机关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大赛一等奖,“防一机两用适配器”等两个项目获评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三等奖,“行刑衔接”获评部级智慧警务创新案例,两法衔接平台、阅卷精灵、监所网上服务大厅获评全省数字法治“好应用”。

三、发展枫桥警务模式。召开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会,主办第三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警务现代化高端峰会,开展“枫桥经验”纪念系列活动,总结提炼现代枫桥警务模式基本内涵,统筹“枫桥式”十大创建,4个派出所入围全省“枫桥式”派出所(占比全省第一),2个交警中队评为“省枫中队”,柯桥区拘留所、上虞区看守所评为全省首批“枫桥式监所”,枫桥警务模式入选全省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标志性成果,“枫桥式”协同治理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全国全省公安派出所所长训练基地在我市挂牌运行,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所长研讨活动在我市举行。

四、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制定《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推进“一圈七网”建设26项重点任务,深化社会治安大巡防活动,完成《绍兴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我市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首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制定《2023年绍兴市铁路护路联防工作要点》,做好铁路沿线视频监控补盲,开展铁路护路526专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出动巡防力量1.5万余人次,排查化解隐患100余处。

五、优化“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推进“猎狐”行动,累计侦办侵企案件1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3名,挽回企业经济损失7.3亿元。成立市县两级“1+6”护企优商服务中心,布建400余家警企联络室,为5000余家企业、1000余个重大项目开展法律服务3000余次。保护在外越商合法权益,在22个省市建立26个在外越商商会警务联络室,组建徽商、豫商、粵商等警企联络室10家,辐射近2700家在外越商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3亿元。严格落实《规范执法保障企业权益十二项规定》《涉民企经济犯罪案件办理规定》,组织影响亲清政商关系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明确57项公安行政领域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先后对1300余家企业“首违不罚”。

六、壮大警务治理共同体。积极对接市委办、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等相关部门,实现12345和110平台数据对接互通。8月3日,在嵊州召开全市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全市推进会。9月22日,由市两办下发《绍兴市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实施方案》,依托“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和“141”基层治理体系,同步打造“枫桥式”协同治理场景应用,形成了一个中心统筹、二专线并轨、三平台耦合、四层级响应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62个镇街落地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组建7*24小时值守的即时处置队伍,负责快速处置非警务事项。

七、做强基层治理桥头堡。制定《全市警务站(室)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全市公安派出所警务站(室、点)标准化建设运行规范》,对现有警务站(室)进行全面提档升级,统一标准、优化警力、完善机制、落实保障。做深社区警务,建立791个社区警务团队,发动村社干部、志愿者、乡贤能人等力量开展基层治理。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防范宣传13万次,五防宣传覆盖人数68.8万人次。围绕警务站(室)建设运行、融入基层、实效发挥等情况,开展“群众最喜欢的十大警务室”评选活动。

八、实施智慧警务“五智工程”。制定《2023年“智慧警务”建设工作要点》《建设任务清单》,先后与中国移动绍兴分公司、海康威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全市公安机关APP整改任务清单》,下架淘汰APP应用,完成6个外网端APP入口统一改造,提升基层民警使用便捷度。推进前端视频建设工作、情指行合成作战平台升级迭代,完善“浙警智治”平台绍兴版,深化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

九、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坚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统筹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打击突出犯罪“雷霆”行动。2023年,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7起,侦办部省督案件83起,现发命案、五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部告破,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387人,上虞网络水军案入选“百日打谣”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全国首例非法生产销售“司美格鲁肽”案获公安部贺电,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绩效晾晒全省第一。

十、强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优化“枫桥式”政务服务指数平台,深化“一网通办”改革,基本完成全市公安窗口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在规上企业、特色小镇等打造“驻企警务e站”场景,部署综合自助服务机150余台,月均办件量2500件,该场景受邀参加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成果展。开展“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试点,累计服务群众220万人次,减少重复拍照20万余次,办证时间从15分钟缩减至3分钟。深化“云帮办”在二手车市场、车辆检测站等网点的场景化应用建设,在柯桥区联合30家银行试点拓展“警银协作”场景,累计办理业务3400余件,在线解答企业咨询13000余件。

十一、开展全民反诈行动。召开深化全民反诈行动推进会,推动将深化全民反诈行动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推进市、县两级反诈中心规范化建设,迭代全民反诈平台,推动市、县、镇、村四级反诈体系协同高效运转。坚持打防治并举,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打防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集中行动,开展“无诈创建”“反诈脱口秀”“反诈主题辩论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一周年主题宣传等系列活动,组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预警劝阻队伍101支700余人,对15个乡镇(街道)予以挂牌整治,约谈问题突出银行机构、运营商15家。2023年,全市共开展专题式宣讲2.63万余场,发现并提醒潜在受害人255.5万余人次,劝阻拦截资金9180余万元;打处电诈犯罪嫌疑人3543余名,追赃挽损1.12亿余元。

十二、深化城乡道路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推动将深化城乡道路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以市政府名义下发《2023年城乡道路平安畅通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及工作清单,汤文全副市长亲自部署推进,对12个重点乡镇(街道)、12家重点企业进行挂牌整治。推动全市103个镇街组建道交办,并实体化运作,进一步完善市县镇三级道交体系。扎实推进“途安”百日攻坚行动,优化“越安行”平台,加快推进重点隐患治理,完成12处重要堵点、48处省市挂牌事故多发点段治理和主城区21.97公里隔离拦、高速150公里“94”护栏优化提升。2023年,动态排查整治各类道路交通隐患6万余处,减量控大考核暂居全省第一。

十三、探索“枫桥式”毒品治理新模式。常态化推进“清源断流”、“云战9号”和“雷霆”等专项行动,开展禁种铲毒无人机扫毒工作、毒驾整治专项行动,全市上线枫云智慧禁毒系统,完成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科技攻关项目,推进重点吸毒人员按要求分级纳管。组织开展绍兴市2023全民禁毒宣传月暨迎亚运禁毒主题游园活动,与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开展麻醉和精神药品双随机抽查工作,联合教育局抽检13所现有示范学校,新创12所市级示范学校,实现禁毒知识进中考。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并启动企业等级评定工作,开展镇街季度考评工作。

十四、开展深化执法公信力提升活动。制定法律素质培训计划和任务清单,组织培训考试386场次,进行法律顾问聘任换届,开展有案不受、行政案件质量提升、久侦未决、涉案财物处置等顽瘴痼疾整治,推进公安行政监管现代化改革,完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运行,简案快办、执法社会化访评综合满意率达60.5%、99.2%,上虞、诸暨、新昌三地中心评为全省一级中心,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置规范评为公安部优秀执法制度,无罪不捕、无罪不诉、复议撤变、执法安全事故“零发生”。

十五、锻造“三能”公安铁军。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三能”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第一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3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报告会、集中轮训及主题教育读书班、循迹溯源等活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成立市局党委审计委员会,试行“综合查一次”大监督机制,开展正风肃纪专项整治,创成清廉科所队321个。建立绍兴公安战略发展委员会、绍兴公安研究院,组建17支创新人才战队,2个警种、5个项目获省厅比武前三。创新卓越关爱基金、“年薪制”辅警等惠警举措,出台战时爱警暖警13项措施,“民警维权一件事”全省推广,73个集体、977名个人立功受奖。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深化之年。全市公安机关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政法公安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突出“政治第一、群众第一、基层第一、民警第一”,以“13410”架构牵引公安工作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着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警务新体系,率先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全面锻造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勤廉绍兴公安铁军。

一是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保维稳为重点,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构建一体化政治安全、风险防控、犯罪预防网络,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和“五访五办”行动,为绍兴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二是深化护航三个“一号工程”,全力打造“共富警务”“生态警务”,迭代升级“枫桥式”护企优商模式,全面推进增值赋能、清障护航、强基固稳、助企直通、亲清提升“五大行动”,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人文“绿水青山”,助力打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

三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市县镇村四级社会治理中心建设,优化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深化“枫桥式”全域创建,加强派出所和社区警务工作标准化建设,壮大警务治理共同体,推动枫桥警务现代化,勇当全省“共治警务”的标杆。

四是实施机构编制改革,深化“公安大脑”和公安数字法治建设,积极构建大情报、大维稳、大基础、大预防、大政务等“十大体系”,探索形成警务业务闭环,打造具有绍兴公安特色的“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努力成为现代警务全省全国标杆。

五是实施议事协调机构“多办合一”改革,推动禁毒办、道交办、反诈办、视频办、反恐办、非管办、户改办、见义勇为办“八办合一”,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和政务协同应用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实现“一个口子”对外、“一个口子”协调,最大限度提升工作质效。

六是实施打击体制改革,形成针对政治类、经济类、管理类、民生类安全的“大行动”格局,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打击突出犯罪“雷霆”行动,严打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涉众型、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违法犯罪,助力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七是实施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公安“增值式”政务服务,推动公安为企服务专区(窗)进驻政府为企综合服务中心、“通办窗口”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迭代“云帮办”“安心码”服务模式,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改革,打造公安政务服务闭环系统,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八是深入实施道路交通“除险强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深化交通智能化提升工程,构建基层交通精细治理体系,改造、增设一批智能交通设备,整治、消除一批交通堵点,有效提升道路交通平安畅通水平。

九是紧扣全国、全省公安执法示范单位创建,持续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深入推进市县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狠抓执法源头管控,健全执法办案机制,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十是总结固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实施改革、人才、墩苗及实力、活力、战斗“三力”提升“四大工程”,建立“大综合”监督机制,统筹党务、政务、勤务、队务等“七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加强公安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锻造勤廉并重的绍兴公安铁军。

信息来源:绍兴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