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17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在绍兴市越城区落下帷幕。在位于东鉴湖畔的鉴湖国家湿地公园里,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生态环境部门相关人士在共同见证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发展新成效的同时,也真切感受了美丽建设、生态建设的“绍兴魅力”。
近年来,以“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创建为载体,绍兴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守护绿水青山中绘就了一幅“蓝绿交融、景美宜居”的秀美画卷。截至目前,我市初步摸清了3377种野生动植物本底,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29处,打造了千年香榧林、诸暨鼋谷等6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系统推进河湖海湿地水生态环境治理,引来万千候鸟栖息,仅上虞海涂每年就有200余种、十几万只野鸟驻足;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明显,县控及以上水质断面Ⅰ-Ⅲ类达到100%,发布全国首个河湖长制地方标准,夺取大禹鼎“金鼎”;构建“一心、三江、四绿廊”蓝脉绿网风景线,森林覆盖率达47.03%,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县级城市全覆盖。绍兴还坚持绿色惠民、生态共富,不断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机制,打造了绍兴黄酒、会稽山古香榧、覆卮山千年梯田等一系列特色生态文旅品牌。如今,在绍兴,品鉴湖佳酿,赏漓渚春兰,游运河故道,采大佛龙井,生物多样性助力“美丽经济”已然跃上新的台阶。
浙江省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公布、2024年首批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发布,2023年度全省设区市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发布……活动期间,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多份答卷一一揭晓。绍兴的相关工作同样可圈可点:《越城区打造河湖富营养化治理新样板 重焕浙东运河生机》《上虞海塘安澜工程采取多重措施 保护候鸟迁徙栖息》入选2024年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我市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友好企业试点建设,初步选树绍兴御茶村茶叶有限公司、上虞区安澜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作为试点企业进行培育,编写《生态转型与企业对生物多样性贡献报告》,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并坚持分类施策,建立豁免机制,目前,部分企业已基本符合生物多样性友好企业标准;相关核算结果显示,2023年度我市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排名较2022年度上升3名,“增速”在全省设区市排名第二。
围绕“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的主题,活动还设置了不少亮点环节。我市3位生物多样性保护践行者上台分享了他们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越城区发布《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工作规则》;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发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绍兴倡议”。最后,活动嘉宾们以鱼苗增殖放流的方式启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态修复活动暨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