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有家企业找过来,说想在越城拿地,希望商会牵牵线。”陈百水说,目前,一家做装配式建筑的企业已有投资意向,一家做幕墙深加工的企业也想在越城发展,“尤其是一家做‘AR+文旅’的企业,一周内找了商会两次,回乡发展意愿非常强烈。”
事实上,在此次组团考察调研之前,许多在沪越商已经回乡投资,如一家从事建筑行业的在沪企业投资6亿多元参与建设位于镜湖新区的华发国际金融活力城。“我在越城也有好几个项目,经常上海、绍兴两地跑。”陈百水说。
让越商回归,要“吆喝”,更要“实效”。一组信息足以展示越城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的态势:在省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浙江省“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中,越城区进入“市场环境排名前十位县(市、区)”榜单。也是在2023年,越城相关改革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刊载推广,获评“全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区”。
“坚持资源要素精准利用、政策措施精准直达,最大化发挥撬动作用。”越城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越城区已设立科创引智、集成电路、“415X”产业集群这三大百亿级母基金,为广大企业转型升级、投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此外,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积极打造服务型、智慧型政府,用心用情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最大程度激发大家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越城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面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当好杭甬“双城记”金支点,以“一线城市”的标准,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为人才安居乐业、项目落地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广的空间、搭建更大的舞台。“今年还谋划实施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新政策,如招商项目引荐人激励机制,无论招商大使还是个人、企业,只要招引来项目都给予相应奖励,最高奖励100万元。”越城区委改革办有关人士说。
对此,在沪奋斗30多年的陈百水深有感触:“在鉴水科技城考察时就听到,那里正加快建设面积达13000平方米的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家乡还围绕集成电路、医疗器械两大特色产业,设立企业服务驿站,将特色服务、就近服务、便捷服务送到企业身边。”
一项项切实举措书写了越城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结束考察回沪的路上,不少在沪越商发出感慨:“家乡经济持续发展,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我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对家乡充满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