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绍兴再次捧起“浙江制造天工鼎”,这座传统江南水乡正朝“先进制造业强市”稳步迈进,大力推进制造业“专精特新”发展。近年来,绍兴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以服务“小切口”撬动科技“大创新”,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迸发蓬勃生机。
税惠加码,焕发产学协同活力
“我们公司的三新,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浙江三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鹏林介绍。三新科技注重技术创新,几年前就与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取得有效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88项,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国风机标准化技术委员。
“在产学研合作中,涉税环节问题较为复杂,经常涉及成本计算、辅助账设置、科创企业最新税费优惠等内容。”浙江三新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潘玲玲说道,“‘税管家’积极收集我们的问题建议,并进行针对性反馈指导。在税务部门的帮助下,去年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就享受了580余万元的优惠,这为我们积极拓展航天装备、军工设备等领域的项目注入了信心。”
近年来,绍兴税务部门探索“一队一册”产学研服务模式,挖掘业务骨干组建“创享税管家”团队,多维调研收集企业诉求,梳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热点问题台账,并建立健全跟踪服务清册,不断提高科创企业疑点化解质效,持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数字赋能,加速新旧转换动能
汽车科技发展瞬息万变。浙江品诺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用DGBB轴承套圈突破了滚动轴承热处理的技术瓶颈,填补了该部分产品的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
优质的产品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也对其标准化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走进品诺的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有序运转,设备状况、产品质量数量等数据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借力数字赋能,我们可以精准掌握车间生产进度,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浙江品诺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阳说。
优势资源和数字力量融合再生的故事不止发生在车间。提及数字化带来的便利,财务负责人吴菊萍有感而发:“征纳互动平台让涉税难题迎刃而解,降低了我们的经营风险和办税成本。”
绍兴税务部门梳理汇编《科创企业税惠政策指引》,并运用征纳互动平台就企业前期咨询较多的研发费用归集、技术成果投资入股递延纳税等难点问题进行精准推送。同时,在平台设置咨询专岗对接,构建集政策咨询、办税辅导、远程问办、业务受理的“一站式”服务格局,以数字资源持续驱动科创“引擎”。
精细服务,厚植科技创新沃土
技术攻关是创新的核心要点。目前,我国在工业清洗设备和技术上存在创新堵点,手工清洗人力成本高、效率低、清洁度差。新昌县海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瞄准这一现状,依托自身技术和研发优势,成功为几百家生产企业定制清洗设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产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等国家。
“紧盯客户需求,为其提供精细的个性化服务,是我们小而强的力量来源。”公司负责人叶美容说道,“税务部门为我们提供的服务也堪称精细,不仅为我们量身定制了涉税服务指南,还主动上门辅导申报。在税务干部的辅导下,我们去年全年共享受软件企业即征即退政策减免20余万元。”
据悉,为不断提升科创企业服务精度,绍兴税务部门加强与产业园区之间的协作,对园区各区域内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精准“滴灌”,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特点,定制“创享政策包”“明白卡”,由税管家走访推广,助力畅通税惠红利送达渠道,不断打通重点技术“拔节”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