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6/2024-252374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团市委 | 公开日期: | 2024-07-05 |
主办单位: | 团市委 | 会办单位: | 市教育局 市民政局 市人力社保局 市建设局 |
陈彩娥代表:
您在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关于如何吸引更多青年来绍兴创业的建议》建议已收悉,我委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会同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作了专门研究,现答复如下:
十分感谢您对于我委吸引青年来绍兴创业工作的关注。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市委书记参加新时代青年学习暨“浙青年·爱学习”交流活动并召开全市青年座谈会专门研究青年工作,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专题协调研究制定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社区建设,高标准构建青年发展型城市生态,推动青年与城市共成长。近年来,我委结合会办单位意见,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凝聚青春共识、大胆推陈出新,在吸引青年来绍兴创业主要做了以 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青年实习就业行动,打通渠道帮扶就业。深入推进青年就业专项服务计划。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推动“我在窗口写青春”绍兴青年助力三个“一号工程”先锋行动,贯通使用“青燕归巢”应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在平台注册企业509家,线上发布就业岗位8329个。联动开展青年实习见习行动。连续七年启动“家燕归巢·引凤筑巢——拥抱大绍兴”大学生暑期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实习活动,2023年累计推出岗位3500余个,为返乡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锻炼机会。开展重点高校交流实践活动。开启“双一流·高校日”校地合作新模式,建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绍兴站,首次举办“清华大学·绍兴日”活动,承办清华大学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决赛。
二是深化青年创新创业行动,依托创业带动就业。多方协同,联合举办赛事。联合人社等部门举办全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和“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创业创新大赛等各类高水平创业创新大赛,吸引大量优秀青年参赛。银团合作,提供金融服务。升级“越青创”场景应用,成功实现公积金数据互联互通,向青年授信33.99亿元,实际放贷17.1亿元。联合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推出“春潮行动”,对6.5万户青年创业主体提供金融支持,累计放贷1368亿元。多措并举,加强青年创业引育。推动市县两级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农联全覆盖,吸引创业青年加入市县两级协会,累计会员超千人。联合推动建设13家“青创空间”,吸纳121位青创导师结对服务创业青年,为青年创业孵化提供便利。加强创业典型宣传推介力度,累计在中央、省市级媒体宣传创业典型50余次。
三是深化青年创业配套保障,打好引留育组合拳。加大人才招引活动力度。制定《绍兴共青团助推青年人才工作行动方案》及重点项目清单,举办“名城绍兴·智达未来”青年科技工作者主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端宣传、学长学姐回校宣讲、重点产业专线招聘等形式。加大青年人才留居配套力度。推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绍市政发〔2022〕4号),截至2023年底,全市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形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6万套(间),有效缓解了新市民、青年人阶段性住房困难,让青年“留得下”。加大青年子女教育配套力度。推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名士之乡”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对引进人才的子女教育提供“绍兴人才码”服务,落实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绿卡”政策,解决其子女入学等顾虑。2023年成立海亮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目前有在校生94人,当前绍兴相对优质、均衡的教育生态和资源,在招引人才方面起到了筑巢引凤的磁力作用。
下一步,我们认真研究并针对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吸引更多青年来绍兴创业的建议》意见建议,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升级青年“留绍筑绍兴绍”工程。优化青年发展环境,实施《绍兴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和青年发展智库作用。搭建青年学生就业平台,持续实行“留绍筑绍兴绍”青年就业计划,常态化推动岗位供需对接,全年推出就业岗位6000个。持续开展“名校学子绍兴行”和“家燕归巢”大学生进机关、企业实习等活动,全年推出实习岗位2000个,举办“智汇绍兴、青创未来”绍兴籍大学生迎新恳谈会。
二是产业赋能,拓宽青年发展空间。提升现代产业与青年发展的契合度,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智能装备等6大现代产业集群,形成青年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助力打造“年轻态”工厂空间,吸引更多青年投身制造业,大力引育创新型领军企业、“链主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推动产业建链延链强链,拓展青年就业转换与晋升空间。
三是优化人才生态,助力青年筑梦圆梦。贯通青年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工作机制,开设招才引智“青年人才”专列,面向知名高校开展“绍兴周”“绍兴日”系列活动,举办“万名学子绍兴行”活动。深化“青年创业合作伙伴计划”助力青年创新创业,打造“越青”系列服务青年品牌,深化“增值式”人才服务举措,建设人才会客厅、人才之家,举办青年博士马拉松、高层次人才新年音乐会、青年联谊派对等活动,开展“情暖童心”人才子女托管,为青年人才成长提供保障。
四是完善住房保障网,满足青年人才安居需求。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建设绍兴国际青年人才社区、绍兴人才之家,建成人才租赁住房2.1万套,优先供应来绍就业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保障青年租赁住房权益,针对来绍青年长短期不同住宿需求,推行青春公寓(驿站)“七天免租”和首年“零元入住”模式。建设运营青年驿站,鼓励各区、县(市)采取从当地青年公寓、保障性住房中提供一定房源或与快捷酒店合作等方式打造青年驿站。
五是提升公共服务网,加强青年教育、婚恋等各项保障。营造“婚恋友好”氛围,做优“越青恋”项目,积极打造全市域、跨县域的青年婚恋交友活动,全年开展活动20场。推进“家门口青少年宫”建设。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家园,建设10个以上“家门口青少年宫”,参与学校托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企业员工、特定人群子女托管等青少年服务活动。丰富青年精神文化生活,打造“青春有戏”(越剧)“宋韵绍兴”“包邮区碳水王国”等一批青年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
最后,感谢您对绍兴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若有未尽事宜,请与我委基层工作部联系。
联系人:王春波,联系电话:0575-85114374
共青团绍兴市委
202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