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600098643214C/2024-252453 | 主题分类: |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标准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管局 (市知识产权局) | 公开日期: | 2024-07-08 |
主办单位: | 市市场监管局 (市知识产权局) | 会办单位: | 市科技局 市商务局 市建设局 市经信局(市中小企业局) |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
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309号提案的答复函
赵森林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09号提案《关于推动我市优势产业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走出去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局结合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建设局、市商务局等部门的会办意见,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浙江省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23-2025年)》,围绕省、市两 级重点工作及目标,深化标准创新,积极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协调统一,引领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发展的良好局面。一季度,绍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及机构19家,遍布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总投资额4485.9万美元,同比增长57.10%。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合作项目14个,本年累计投资金额3434.5万元,同比增长 1021%。
一、主要做法
(一)推进我市标准国际化进程
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充实国际标准化知识,积极参与国际层面标准化交流活动,支持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2项,建设国际标准化培育基地1个。去年6月《乙烯利》经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德国发布,由欧洲主掌多年的乙烯利FAO国际标准制定者易主。《中医药-半夏》于10月经ISO组织发布,是我市第一个中医药国际标准,该标准系优先级别最高的毒性中药材标准。充分发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国际标准化培育基地作用,结合标准化知识培训班对进一步培育国际标准化人才,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营造国际标准化氛围。同时,辅导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绍兴山耐高压紧固件有限公司申报国际标准化试点项目,提升我市企业在全球产业链的话语权。
(二)提升重点行业产品可靠性水平
贯彻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支持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工程、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全面实施装备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在首台套评价认定工作中,要求申报装备必须有专业机构的质量检测报告、新产品鉴定验收报告等,并对发生质量问题的产品一票否决。2023年全市21家企业认定为省级首台(套)装备。完成市级首台套评选工作,拟认定40家为市级首台套产品。组织各地参与质量提升案例遴选,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赛案例《基于“‘两高三零’卓越魅力质量”管理模式》入选2023年全国“质量月”苏浙皖赣沪先进质量管理方法50佳,《“‘五化四全’的融慧管通”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50佳。
(三)鼓励建筑业企业“走出去”
近年来我市建筑业企业足迹遍布各省市,江苏、上海、安徽、山东、河南、江西等6个市场产值超百亿元。同时逐步开拓国际市场,32家建筑企业取得了境外承包工程资格,宝业建设、精工钢构、华汇建设等企业已在日本、卡塔尔、塞舌尔等国家承揽施工业务。杭州G20峰会会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沙特国王塔等都有绍兴建筑企业的参与。去年我市组织赴上海开展建筑业“走出去”活动,实地考察在沪企业,并召开在沪企业座谈交流,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为企业解决难题。同时,组织赴海口市、三亚市开展学习考察活动,与两地市签订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设立“绍兴建筑业海南服务处”,推动两地建立交流合作机制,推进我市建筑业企业“走出去”发展。今年年初,我市开展了绍兴建筑业开拓河南市场推介会,并举行“绍兴建筑业河南服务处”授牌活动。
二、下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强化标准引领,创新服务模式,加强政策保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一)创新监管,推进国际标准制修订。围绕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环保装备等我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产业,鼓励龙头企业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合作交流,推动联合制定国际标准。加强对万丰镁瑞丁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镁合金压铸件Magnesium-alloy die castings》的指导,组织技术专家团队入企服务,梳理关键技术指标,搭建镁合金压铸件标准体系,保证该标准能于今明两年顺利发布,填补我国在镁合金压铸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提升了我国在镁合金压铸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结合“世界标准日”等节点开展标准知识培训、标准总师认定、优秀标准案例宣贯等活动,加强标准国际化人才培育,强化我市标准人才团队建设。
(二)优化政策,提升国际标准化积极性。积极参与出台《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4151”计划专项政策等六个政策的通知》,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每项奖励50万元,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每项奖励25万元。对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化试点的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单位奖励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推进我市关键技术成果标准转化,营造标准创新良好氛围。将支持企业 “走出去”纳入《绍兴市鼓励支持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政策》, 支持我市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工作。目前,已有27家绍兴企 业纳入浙江省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绩效评估检测平台。
(三)技术攻坚,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布局。围绕“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1”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凝练“技术领跑”“进口替代”两张清单,以布局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关键,聚焦人工智能、未来医疗、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推行重大任务牵引的有组织科研,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在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时,制定形成标准化成果,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影响力。
(四)多方合作,加快高能创新平台建设。全面落实《绍兴科创走廊发展规划》,按照“一带六城多点、联动三地全域创新”总体布局,全力推进六大科技城、十大创新基地、十大创新设施建设,加快集聚教育科技人才高端资源要素,打造形成1-2个具有中心首位度、要素集聚度、鲜明辨识度的核心板块和标杆性主平台。高水平建设绍芯集成电路、鉴湖现代纺织、曹娥江新材料、浣江航空航天、天姥实验室等五大实验室,加快清华大学光电子技术创新中心、中俄(诸暨)国际实验室等高能平台建设,努力构建以大科学装置、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
(五)强化服务,助力企业境外平稳运行。按照重点产业领域对培育企业进行分类,根据企业国际化所处阶段进行分级服务,加大对企业法律、政策、金融、财税、安全等方面的服务力度。成立“绍兴境外合作服务联盟”,整合22家跨境经贸促进同盟成员单位信息,首批涵盖国内知名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海外商会等11家跨境服务机构,形成集成一体化服务体系,为绍兴企业开展“一站式”对外投资日常免费咨询服务,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指导,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少走弯路。
感谢赵委员对我市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给我们提供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市市场监管局计量与标准化处 丁颖芹;
联系电话:0575-88730790。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7月8日